曹县政协志 1955-1987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书名】:《曹县政协志 1955-1987》
【作者】:曹县政协办公室、文史资料科
【时间】:1988
【页数】:617
目录
第一章 政协曹县第一届委员会
(1955年12月——1959年12月)
第一节 组织
一、主席
二、副主席
三、常务委员
四、委员
1955年
第三节 大事记
二、机关工作机构
一、组织机构
第二节 机构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第四节 常委会工作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曹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
三、常务委员
一、主席
二、副主席
(1959年12月——1963年11月)
第二章 政协曹县第二届委员会
第一节 组织
四、委员
第二节 机构
一、组织机构
二、机关工作机构
第三节 大事记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山东省曹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1955年12月—1959年12月)袁范五
第四节 常委会工作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曹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总结(摘要)(1960年10月3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山东省曹县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1961年5月23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山东省曹县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曹县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1962年12月27日)袁范五
第三章 政协曹县第三届委员会
(1963年11月——1981年5月)
第一节 组织
一、主席
二、副主席
三、常务委员
四、委员
一、组织机构
二、机关工作机构
第二节 机构
第三节 大事记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至1981年
第四节 常委会工作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曹县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今后工作意见的报告(摘要)(1963年11月15日)袁范五
一、主席
三、常务委员
二、副主席
(1981年5月——1984年5月)
第一节 组织
第四章 政协曹县第四届委员会
四、委员
第二节 机构
一、组织机构
二、机关工作机构
第三节 大事记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曹县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摘要)(1981年5月18日)李学治
第四节 常委会工作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曹县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1983年2月24日在政协曹县第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李学治
第五章 政协曹县第五届委员会
(1984年5月——1987年3月)
第一节 组织
一、主席
二、副主席
三、常务委员
四、委员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二节 机构
二、机关工作机构及职责
第三节 大事记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第四节 常委会工作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曹县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1984年5月3日在政协曹县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李学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曹县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1985年4月26日)李学治
曹县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1986年4月26日在县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郭稼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在政协曹县委员会
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摘要)(1986年9月22日)王洪烈
第五节 政协人语
政协曹县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大会发言摘要
李同贵:要进一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李素芹:要重视防疫和幼儿保健工作
王国锋:县医院的面貌,是全县精神、物质文明的一个窗口
关爱芝:学习业务知识,是新形势对自己的要求
王灵波:要加快精神文明的步伐
沈秉铃:作好侨务工作,为四化建设服务
李松峰:关于商业体制改革问题的几点建议
陈东宽:要尽量减轻农民负担,
积极培养农村科技人才
王守云:应正确对待个体工商户
李玉宽:我们青年人要有理想
张剑萍:关于书法问题的两点建议
政协曹县第五届第三次会议大会发言摘要
李同贵: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问题
刘大经:关于如何建立优质棉县的建议
王万里:关于发展畜牧生产的几点建议
朱世任: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振兴中医,为“富民兴曹”贡献力量
唐玉璞:抓教育要抓好基础
孙宁: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的成长
开展卫生法制宣传
孙素明:加强农村基础工作
丁宗文:为搞好曹县果品生产提几点建议
徐文宪:棉花是我县经济作物的“西瓜”
王守云: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
赵秀珍:人人要尊重护士、爱护护士
郝玉珍:努力抓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范书才:对人才使用之浅见
沈秉铃:加强对外联系,振兴曹县经济
朱广福:大家都来关心我县的教育事业
委员在政协曹县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典型发言
为了祖国的明天——县政协副主席 江时
攀登兽医科学高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县政协常委、县兽医站门诊部负责人王万里
以诚相待做好工作,激发赤子爱国爱乡——县政协常委、县侨联小组组长沈秉铃
我愿作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为祖国大地增添一点绿色——县政协常委、县医院外科主治医师、副主任 王国峰
我是怎样创办经营玻璃丝厂的——县政协委员、东关南村幸福队玻璃丝厂厂长 李金良
千亩坑塘作文章,解决城镇吃鱼难——县政协常委杨来柱
发扬光荣传统,献身教育事业——县政协委员 关爱芝
坚定信念跟党走,甘为四化育人才——刘集学校教师蔡连英
为四化建设贡献出毕生精力——县政协副主席、县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 刘春和
我是怎样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能力的——县政协委员、县一中特级教师杨茂久
逆境不气馁,顺境更自励——县政协委员、曹县师范语文教师唐玉璞
几经挫折志不减,乐为四化做贡献——县政协委员范书才
干“四化”要有责任感和事业心——县政协常委、县棉麻公司助理棉检师刘大经
发挥台属作用,为祖国统一做贡献——县政协常委、台属 翟伯如
我是怎样坚持搞农业科学实验的——县政协委员 徐文宪
学习气功,为人治病——县政协委员陈东宽
谈谈我在农村是怎样坚持为“四化”建设写新闻报导的——县政协委员、县广播电台驻韩集区记者祁保军
走科技致富路,为农业生产服务——县政协副主席、农艺师 吴柏文
铁砚磨穿功力见,百家悟透立一家——县政协常委、县文化馆副馆长张剑萍
发展水利、电力事业,为四化建设贡献力量——县政协常委、水利局工程师张龙云
发挥“三自”作用,努力做好工作县政协委员、县个体劳动者协会王守云
第六节 政协人物
活跃在教育战线上的政协委员
江时
杨茂久
邬钦玉
刘芳斋
万为之
关爱芝
张增璞
韩树磊
王钦芳
唐玉璞
为振兴曹县贡献聪明才智的人
沈秉铃——办厂半年收益五十万元
李万和——三十年甘当配角
郭秀兰——办家庭小厂年收益万元
万为芝——严谨执教三十年
张树林——一鸣惊人的书坛秀士
三、常务委员
二、副主席
一、主席
(1987年3月)
第六章 政协曹县第六届委员会
第一节 组织
四、委员
第二节 机构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二、机关工作机构及职责
第三节 大事记
1987年
第四节 常委会工作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曹县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1987年3月21日在政协曹县第六届第一次会议上)王洪烈
对棉花工作的建议
县政协副主席、县棉麻公司助理棉检师刘大经
各界人士座谈会发言摘要
第五节 政协人语
关于搞好优质棉基地的几点建议县政协委员、农艺师 曲治安
加强对外联系、为振兴曹县经济贡献力量县政协常委、侨联组长沈秉铃
我站是怎样开展人培牛黄试点工作的安蔡楼兽医站站长阎传进
人培天然牛黄及其前途分析
县政协委员、县兽医门诊部主任王万里
赴河南省渑池等地考察人培牛黄情况汇报科委副主任王沂生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县政协委员、助理工程师刘广益
关于强化家庭经营,振兴农村经济的几点建议县政协常委、农经师赵厚馨
要加强对个体经济的领导和管理县政协委员、县个体劳协主任王守云
第六节 政协人物
穷乡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介绍县政协委员马玉臣同志的事迹
· 曹县政协志 1955-1987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曹县政协志 1955-1987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围绕《曹县政协志 1955-1987》这一重要地方志资料展开讨论,结合其在华北地区的历史背景及对地方治理的影响,详细分析该县政协志在地方志体系中的独特地位。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分别是曹县政协的历史背景、曹县政协的主要成就、曹县政协的作用与影响以及《曹县政协志》的学术价值与地方史研究意义。通过这些方面的深入分析,本文试图为读者全面呈现《曹县政协志》对研究华北地区地方政治、历史与文化的贡献。最后,结合该县政协志的具体内容,提出地方志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价值。
1、曹县政协的历史背景
曹县政协作为地方政治机构的一部分,成立于1955年,起初是响应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地方政治组织建设的号召。此时期,华北地区正经历着由旧社会向新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地方政治机构的建立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曹县政协的成立,标志着地方民主政治逐渐进入正规化轨道,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表达诉求和参与地方治理的平台。
改革开放之前的曹县,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政治环境相对封闭。在这一背景下,曹县政协通过组织地方代表参与到县级决策中,逐步改变了传统的行政体制模式,推动了曹县政治与社会的深度变革。从曹县政协的初期建设来看,它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协商机构,更是新社会体制下地方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随着时光的推移,曹县政协在政治生态的逐渐成熟中不断扩展职能,特别是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政治机构的建立和完善,影响了整个华北地区的地方治理模式,成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
2、曹县政协的主要成就
曹县政协自1955年成立以来,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政治成就。首先,曹县政协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组织地方领导和相关专家的座谈与协商,曹县政协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建议,推动了当地农业、工业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政策落地。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曹县政协积极响应国家的改革号召,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调整方案,为地方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其次,曹县政协在社会稳定与民生改善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协通过深入调研,收集民众意见,帮助地方政府更好地了解人民的实际需求,为各类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曹县政协还通过支持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地方民生福祉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曹县政协在社会和谐方面取得的成就也不容忽视。通过组织各界人士、各族群体的沟通与对话,曹县政协成功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尤其是在民族关系、城乡差距等问题上,政协发挥了积极的调节与协商作用,为曹县的长期稳定与和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曹县政协的作用与影响
曹县政协不仅在地方治理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更是推动政治制度创新的积极力量。在1955年至1987年期间,曹县政协在推动地方民主政治、提高政府透明度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协组织通过代表各界利益群体参与地方政治决策,帮助地方政府优化了政策执行过程,提升了行政效率。
此外,曹县政协还是地方文化和历史研究的保护者。作为地方政治体系的一部分,曹县政协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了地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许多历史遗迹、民俗活动以及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都得到了政协的积极支持。这不仅为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为学术界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地方史资料。
曹县政协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地方政治和文化,它还在促进地区间合作与沟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组织多方力量进行合作与协商,曹县政协推动了华北地区乃至更广泛区域内的合作与协调,成为了区域性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曹县政协志》的学术价值与地方史研究意义
《曹县政协志 1955-1987》作为一部地方志,不仅是对曹县政协历史的总结,更是对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记录。该书详细记载了曹县政协在几十年中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地方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史料。通过这本政协志,学者可以深入了解地方政治运作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志于研究华北地区地方政治与文化的人来说,这部地方志具有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在地方史研究的语境中,《曹县政协志》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极为丰富。它不仅描述了地方政府与政协之间的互动,也反映了社会变迁过程中,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和冲突。对于研究地方政治体制、民族关系、城乡差异等方面的学者来说,曹县政协志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对于深化对中国地方政治体系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曹县政协志》还展现了地方治理中的一些经验教训,为其他地区的政协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地方政协仍然是推进国家民主政治的重要力量,如何借鉴曹县政协的成功经验,优化各地政协的工作机制,成为了值得学术界深入探讨的议题。
总结:
《曹县政协志 1955-1987》不仅是对一个地方政治历史的回顾,更是中国地方志体系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它通过系统地记录和分析曹县政协的工作历程,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也为地方治理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通过对曹县政协志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方政治运作及其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地方志作为历史记载的重要工具,不仅在传承地方历史文化上扮演着关键角色,也在新时代的地方治理与政治协商中,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曹县政协志作为这一系列地方志的代表作之一,充分展示了地方政治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对地方历史学科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