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中草药选_1970版_PDF电子版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有需要联系网页弹窗
县志简介
【书名】:《云南中草药选》
【作者】:昆明军区后勤部卫生部编
【出版社】:昆明军区后勤部卫生部
【时间】:1970
【页数】:777
【ISBN】:
常用中草药
一划
1 一矛二盾
2 一柱香
二划
3 七叶莲
4 八角枫
5 九里香
6 十大功劳
三划
7 三七
8 三分三
9 三台红花
10 小丁香
11 小木通
12 小功劳
13 小红花
14 小红参
15 小兵打
16 小草乌
17 小铁子
18 小粘叶
19 小黄连刺
(附)三棵针
20 小麻药
21 小黄散
22 小扁蓄
23 小蓝雪
24 小霸王
25 大发汗
26 大白药
27 大萼鹿角藤
28 大叶钩藤
(附)攀茎钩藤
29 大白薇
30 大红袍
31 大百部
32 大将军
33 大狼毒
34 大绿叶
35 大麻药
36 大绿藤
37 大理藜芦
(附)小棕包
38 大蓟
39 土人参
40 土三七
41 土千年健
42 土大黄
43 土贝母
44 土半夏
45 土肉桂
46 土瓜狼毒
47 土沉香
48 土连翘
49 土黄芪
50 山土瓜
51 山乌龟
52 山玉兰
53 山茨菇
54 千叶蓍
55 千针万线草
56 千里光
57 千里找根
58 万丈深
59 飞龙斩血
60 飞扬草
61 马尾黄连
62 马齿苋
63 马桑
64 马缨花
65 马蹄金
66 马蹄香
67 马蹄草
68 马鞭草
69 下果藤
四划
70 五爪金龙
(附)岩爬藤
71 五皮风
72 五叶草
73 五香藤
74 贝母兰
75 毛石苇
76 毛果算盘子
77 水红木
78 水杨柳
79 水杨梅
80 水芹菜
81 月芽一支蒿
82 月季
83 凤尾草
84 双参
85 长松萝
86 乌韭
87 天南星
88 车前草
89 云南松
90 云南假木荷
91 牛嗓管树
五划
92 叶上花
93 叶下花
94 白云花根
95 白牛胆
96 白毛蛇
97 白头翁
98 白芨
99 白花丹
1O0 白草莓
101 白绿叶
102 石龙芮
103 石青菜
104 石胆草
105 石椒草
106 玉竹
107 玉带草
108 四块瓦
109 头花蓼
110 龙胆草
111 龙葵
112 半截叶
113 仙鹤草
六划
114 过山龙
115 红毛毡
116 红升麻
117 红根
118 红萆薢
119 红稗
120 冰粉
121 回心草
122 乔木紫珠
123 灰包
124 地母怀胎草
125 地皮消
126 地豇豆
127 地黄连
(附)小地黄连
128 地榆
129 地蜘蛛
130 灯台树
131 灯盏细辛
132 灯笼草
133 竹叶椒
134 多化野牡丹
(附)野牡丹
135 百灵草
136 血参
137 血满草
138 虫莲
139 光亮茀蕨
140 老鼠黄瓜
141 羊蹄暗消
七划
142 芦子
143 麦门冬
144 吹风散
145 鸡肉参
146 鸡屎藤
147 鸡骨常山
148 鸡嗉子果
149 杠板归
150 良旺茶
151 何首乌
152 两面针
153 冷毒草
154 芸香草
155 旱莲草
156 连粘树
157 驱蛔虫草
158 伸筋草
八划
159 岩七
160 岩陀
161 岩参
162 岩笋
163 岩葱
164 果上叶
165 金毛木通
166 金丝杜仲
167 金丝矮陀陀
168 金花果
169 金花草
170 金鸡豇豆
171 金钮扣
172 金钱草
173 金铁锁
174 金盘托荔枝
175 金银花
176 刺五加
177 刺天茄
178 刺桐
179 青木香
180 青阳参
181 青叶胆
182 青竹标
183 青骨藤
184 细叶刺参
185 虎耳草
186 虎杖
187 虎掌草
188 苦参
189 苦蒿
190 昆明鸡血藤
191 侧柏
192 鱼鳅串
193 鱼腥草
194 拔毒散
195 狗屎蓝花
196 狗脊
197 狗筋蔓
198 苧麻
(附)野苧麻
199 罗锅底
九划
200 草乌
201 草血竭
202 钩毛大丁草
203 南木香
204 追风散
205 树头发
206 树萝卜
(附)大叶树萝卜
207 树葱
208 响叶杨
209 响铃草
210 香石藤
211 扁竹兰
212 胜红蓟
213 星秀花
214 垫伏卷柏
215 茜草
216 荠菜
217 类梧桐
218 重楼
十划
219 桑
220 珠子参
221 荷苞山桂花
222 钻地风
223 钻骨风
224 铁扫帚
225 通光散
226 臭灵丹
227 臭牡丹
228 臭黄皮
229 鬼针草
230 鬼吹箫
231 海金沙
232 圆齿紫金牛
(附)紫背绿
233 栘?
234 透骨草
235 痄腮树
236 鸭嘴花
237 盐酸树
十一划
238 雪上一枝蒿
239 常山
240 常春藤
241 野巴子
242 野冬青果
243 野百合
244 野菊花
245 野棉花
246 菊叶鱼眼草
247 犁头草
248 黄芩
249 黄药子
250 黄秋葵
251 黄精
252 萝芙木
253 阉鸡尾
254 断肠草
255 猫胡子花
256 清香桂
257 理肺散
258 绿珊瑚
259 绿葡萄
260 球根毛瓣花
261 蛇莓
262 蛇眼草
263 接骨丹
264 排骨灵
265 续断
266 续随子
267 假鹊肾树
268 假烟叶树
269 铜锤玉带草
270 蓖麻
271 猪鬃草
272 搜山虎
十二划
273 棉大戟
274 紫丹参
275 紫地榆
276 紫花树
277 紫金龙
278 紫茉莉
279 紫背天葵
280 紫珠
281 黑心树
282 黑风散
283 黑骨头
284 黑锁莓
285 黑蒿
286 鹅不食草
287 痢止蒿
288 朝天罐
289 裂叶秋海棠
290 番石榴
291 遍地金
292 散血胆
293 葳灵仙
294 萱草
295 榔榆
296 棕榈
十三划
297 楤木
298 蒲公英
299 雷公藤
300 酱头
301 蓝花参
302 蓝桉
303 矮杨梅
304 滇苦荬菜
305 滇南马兜铃
306 滇香薷
307 滇紫草
308 滇瑞香
309 滇橄榄
310 蜈蚣草
十四划
311 滚山虫
312 辣子草
313 辣蓼
314 翠云草
315 酸角
316 酸枣
317 酸浆草
318 蔓荆子
319 管南香
320 蜜桶花
十五划
321 槲蕨
十七划
322 辫子草
十八划
323 藤七
324 翻白叶
325 鞭打绣球
326 鹭鸶兰
(附)小鹭鸶兰
十九划
327 攀枝花
二十划
328 糯白芨
329 糯芋
330 糯米草
常见疾病防治处方选
预防部分
一、预防流感
二、预防流脑
五、预防疟疾
六、预防痢疾
四、预防麻疹
三、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七、防暑
八、灭蚊蝇杀蛆
九、洁水
治疗部分
一、战伤外科
二、普通外科
三、传染病
四、呼吸系统疾病
五、消化系统疾病
六、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七、泌尿系统疾病
八、神经系统疾病
九、运动系统疾病
十、妇产科疾病
十一、小儿科疾病
十二、五官科疾病
十三、皮肤病
附录
植物形态名词图释
中草药采收季节分类表
常用中草药性味功能一览表
药物用量说明
正名及别名索引
学名索引
· 云南中草药选_1970版_PDF电子版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云南中草药选_1970版_PDF电子版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围绕《云南中草药选_1970版_PDF电子版 | 西南地区 | 县志下载 | 中国地方史志网》展开,全面探讨这一历史性文献在中国中草药学、地方志文化与数字化传承中的价值。作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云南地方政府与中医药研究机构共同编纂的重要成果,《云南中草药选》记录了丰富的地方药材资源与民间用药经验,为当代药物研究、民族医药传承及生态文化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探讨该书的历史编纂背景与学术意义;其二,解析云南地域环境与药材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其三,考察PDF电子版的数字化保存与传播价值;其四,评述“中国地方史志网”与县志资料在知识共享体系中的作用。文章最后将从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总结中草药文化的现代意义,强调地方史志与中医药结合的独特路径。
1、历史背景与编纂初衷
《云南中草药选》1970年版的问世,正处于中国中医药事业逐步恢复与地方文化自信觉醒的时期。彼时,云南作为西南边疆省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民族医药传统,地方科研人员在艰苦条件下展开了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民间访谈。这本书的编纂,不仅是科学研究的结晶,更是对民族智慧的尊重与整理。
该书的编者大多来自云南省药材研究所、医学院及地方卫生部门,他们依据地域特性和传统医方,将散见于民间的草药知识系统化,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中草药体系。这种“官学合编、民医共录”的方式,保证了内容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体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地方学术工作的严谨态度。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云南中草药选》是地方文化在国家医药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标志。它以地方经验为基础,形成了可供全国借鉴的药物分类与使用体系,也反映了当时科学与政治并重的知识生产特征。这种编纂精神,为后来中国地方志与民族医药志的撰写奠定了范例。
2、云南生态与药材多样性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药材宝库”之称,其独特的地理地貌与气候条件,造就了世界罕见的生物多样性。高山、峡谷、雨林与高原共存,使得云南境内几乎涵盖了所有气候类型,这种多样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数千种药用植物。
《云南中草药选》中所记载的药材分布广泛,从滇南热带雨林的藤本植物,到滇西高山草甸的耐寒药草,无不体现出生态与医药的紧密联系。许多民族医药,如傣医、彝医、藏医,在此汇聚,形成了独具地方风格的用药传统。书中不仅详细描述了药材的形态、采集方法和功效,还对各民族的经验做了系统整理。
此外,云南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使得药材研究具有强烈的地域依存性。《云南中草药选》通过科学的分类方式,揭示了药材与气候、土壤及人群疾病之间的关系。这种系统性研究,不仅为现代中药学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3、PDF电子版的数字化价值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云南中草药选_1970版》被制作成PDF电子版,使得这一珍贵文献得以突破时空限制被更广泛地传播。数字化保存不仅让学术研究更便捷,也让中草药文化以现代方式重获新生。
PDF电子版的出现,使研究者能够快速检索、复制和引用文献内容,极大提升了地方医药资料的学术利用率。同时,这种数字化格式也为文献的长期保存提供了保障,避免了纸质版本因年代久远而造成的破损与丢失问题。对于中草药研究者来说,电子化资料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桥梁。
更值得关注的是,《云南中草药选》的电子化不仅是一种信息载体的转变,更是一种文化传播模式的创新。它让普通读者、医学生及地方政府都能平等地接触到中草药知识,从而推动地方文化自信的重建。这种开放式的知识共享机制,是数字时代中国地方文化复兴的重要体现。
4、“中国地方史志网”与知识共享
“中国地方史志网”作为国家级地方志信息汇聚平台,在推动《云南中草药选_1970版》这类地方文献的数字化传播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该平台通过整合县志、方志与专题志资源,让地方知识体系得以系统化呈现,为学术研究与社会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
通过在“中国地方史志网”上下载《云南中草药选_1970版_PDF电子版》,研究者不仅能查阅中草药学内容,还能结合县志、物产志、卫生志等资料进行综合研究。这种跨文献的关联性,使得地方志成为一个开放的知识生态系统,促进了中草药学与人文地理学、民族学之间的交叉研究。
此外,该平台的建设还体现了国家对地方文化数字化传承的重视。地方志不再只是静态文本,而成为可搜索、可分析的动态知识资源。《云南中草药选》在这一平台中的传播,使得地方医药文化不仅被保存,更被激活,成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
《云南中草药选_1970版_PDF电子版 | 西南地区 | 县志下载 | 中国地方史志网》不仅是一部药学文献,更是一段时代记忆的载体。它以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浓厚的民族情感记录了云南的自然与人文,反映了地方与国家在医药发展中的互动历程。通过数字化传播与知识共享,这部地方志式的中草药书籍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回望过去,这部书让我们看到中医药知识从乡野走向学术,从纸本走向数字的历程;展望未来,它将继续成为民族医药研究、地方文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考。地方志与中草药的结合,正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真实写照。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