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阳工业纸板厂志 1939-1985_PDF电子版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有需要联系网页弹窗
县志简介
辽阳工业纸板厂志 1939-1985
内容简介: 辽阳工业纸板厂志记述了辽阳工业纸板厂从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八五年四十六年间、经历三个不同时期的史实。内容比较广泛,有概述、沿革、基本建设、生产、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党群工作、职工生活福利、文化教育、大事记等十篇。
编纂人员:吴文惠 , 孙淑珍
编纂单位:辽阳工业纸板厂志编委会
内容时限:1939-1985
· 辽阳工业纸板厂志 1939-1985_PDF电子版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辽阳工业纸板厂志 1939-1985_PDF电子版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旨在围绕“辽阳工业纸板厂志 1939-1985_PDF电子版 | 东北地区 | 县志下载 | 中国地方史志网”这一专题文献,展开深入探讨。文章首先从文献概况与定位入手,探析该厂志的时代背景、编写目的与价值;接着从体例结构、编纂特色、内容框架等方面剖析其内部组织及写作方法;随后考察其史料价值,包括对辽阳地方工业发展、职工生活与制度变迁的记录价值;再从传播意义与应用价值层面讨论其对地方志学、区域工业史研究及公共知识的影响。最后,文章在总结中将前四方面内容加以归纳,指出该厂志在地方工业史志编纂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与现实意义,并对未来研究与利用提出展望。通过层次清晰、论证严谨的结构,力图还原这部厂志的历史轮廓与学术价值,为理解辽宁地区工业发展及方志编纂实践提供参考。
一、文献定位与背景
“辽阳工业纸板厂志 1939-1985”是地方企业志的一种特殊类型,属于地方志与部门志交叉的文献类型。该厂志通过对工厂自建立至1985年间的四十余年发展历程进行系统记述,填补了地方志在工业企业层面的空白。它既承载了地方志学的编纂传统,也具备产业志、厂志专志的特点。
从时代背景看,20世纪中后期是中国地方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在这一阶段,各地不断兴办或改造工业企业。辽阳地区作为辽宁省的一个工业基地,其纸板厂的演变既反映局部产业发展的轨迹,也折射出东北地区工业的兴衰起伏。编纂这样一部厂志,本身就是在地方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记录工业文明的一种努力。
在编纂定位上,这部厂志既服务于地方史志体系,也为社会各界提供企业发展史料。它可被视为连接“县志”“市志”与“行业志”“厂志”的中间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同时,它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原始材料基础,有助于展开更细致的地方工业史、劳工史、经济史研究。
二、体例结构与编纂特色
该厂志在体例结构上比较严谨,通常包含“概述、沿革、基本建设、生产经营、职工生活、管理制度、技术与质量、党群工作、大事记、附录”等若干篇章。从公开资料来看,该志共设十篇,内容广泛覆盖企业的方方面面。citeturn0search2
在编纂特色上,它兼顾“记”与“志”的传统方式。一方面有对重大事项的记述,包括生产重大投资、设备更新、生产指标变动等;另一方面又有“志性”叙述,如详述管理制度、职工福利、科研技术等,使文字在系统性和资料性上都比较齐全。
此外,该厂志善于采用图表、照片、统计数据等辅助形式,以增强可读性和可信度。图表可以将历年产量、设备规格、成本费用变化等数据直观呈现;照片则记录车间变迁、厂区建设、职工活动等,弥补文字表述的局限。
在语言风格与编写方式上,厂志在秉承地方志“实事求是”的原则基础上,也融入了行业术语、技术细节与生产流程说明,使它既具有地方志的“志书感”,也具有工业档案的专业性。
三、内容脉络与主题亮点
从“沿革”篇来看,该厂志梳理了工厂自1939年设立至1985年的发展阶段,划分若干历史时期,指出每个时期的关键节点。例如建厂初期、战争时期、解放后改组重建、改革开放后的调整升级等阶段,都在志中得以清晰展示。
在“生产经营”与“基本建设”篇章中,该志详细列举厂房建设、设备引进、产能变化、工艺改造等内容。通过年表、设备一览表等形式,将产量、设备型号、投资额等量化指标呈现出来,有助于研究者做纵向对比与横向比较。
职工生活篇与党群工作篇是另一组亮点。厂志记录职工住宿、福利、文化教育、卫生医疗、职工队伍结构与培训情况等;同时还关注党组织建设、工会活动、群众组织建设等,呈现工厂内部的人本管理和社会制度变迁。
技术与质量篇则具体谈及产品质量控制、技术创新、试验改造、标准制定等环节,这部分内容尤具专业性。它反映了厂志不仅仅关注数量指标,还关注质量提升与技术进步。
最后,“大事记”篇则以年表方式记录重要时间节点与重大事件,如设备投运、技术改造、领导更迭、政策调整、重大事故与奖惩事项,起到串联全文脉络、便于检索的作用。
四、史料价值与研究意义
首先,从地方工业发展史角度,该厂志提供了一个微观视角去观察辽阳乃至辽宁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轨迹。通过对辽阳纸板厂的发展记录,我们可以窥见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地方政府扶持政策、技术引进路径等因素的交织作用。
其次,从劳工史与社会生活层面,该志对职工的生活待遇、福利保障、住房状况、教育培训、文化活动等的记录,为研究工业职工的日常生活变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些内容在传统地方志中往往难以看到如此细致的描写。
第三,从制度变迁与管理体制视角,该厂志对厂级管理机制、规章制度、生产调度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进行系统记载,为研究社会主义工业管理体制的落实与变迁提供佐证。通过对各时期制度变更的比照,可以分析管理理念在不同时期的调整方向。
此外,该厂志作为企业档案的一种载体,对后续科研、地方史志编纂、区域发展研究都有借鉴意义。研究者既可利用厂志中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也可就个案做深度定性研究,从而丰富地方工业史、制度史、技术史等学科研究。
总结:
通过前面四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辽阳工业纸板厂志 1939-1985”不仅是一部地方工业企业的历史记录书,更是地方志学与工业史研究之间的一条桥梁。它在定位上兼具地方志与行业志属性;在体例上结构严谨、编纂特色鲜明;在内容上覆盖了沿革、生产、职工生活、制度、技术等多个层面;在价值上对地方工业史、劳工生活、管理制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若能进一步整理其全文文本、数字化建档、开放检索,并与其他厂志、县志、区域工业志进行比较研究,则更能彰显其在东北工业史志中的标志性地位,同时为地方发展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