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大小:6.8GB
文件格式:JPG做了ZIP压缩
特别提示:按照月份做了压缩,共24个压缩包.所存年月见文件内容。所存年月也非完整无缺,请慎重购买。
报纸沿革:《大共和日报》是中华民国联合会机关报。1912年1月4日在上海创刊。其政治倾向是拥护袁世凯,反对国民党。同年5月为共和党所把持,成为该党的重要喉舌之一。1915年6月停刊。
《大共和日报》最早的一批办报人员是杜杰风(经理)、马叙伦(总编辑)、汪东(编辑),以后相继在该报担任编辑记者的还有王伯群、钱芥尘、张丹斧、余大雄、胡霖(政之)等。当时,该报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主要是因为章炳麟(太炎)是中华民国联合会的会长、统一党的暂行总理、共和党的理事和《大共和日报》的首任社长。该报早期言论直接受章氏指导。章为该报撰写了《发刊词》、《宣言》、《时评》和《与张謇论政书》、《布告反对汉冶萍抵押之真相》等20多篇文章,但也发表了许多攻击孙中山、黄兴,攻击南京临时政府,加深同盟会内部裂痕的言论,因而引起了社会上的许多议论和旧同盟会员对它的不满。该报于民国4年(1915)年夏自行停刊。
文件内容:
├── 大共和日报1912-10.zip
├── 大共和日报1913-07.zip
├── 大共和日报1914-02.zip
├── 大共和日报1913-11.zip
├── 大共和日报1912-04.zip
├── 大共和日报1913-05.zip
├── 大共和日报1912-06.zip
├── 大共和日报1913-03.zip
├── 大共和日报1913-04.zip
├── 大共和日报1913-01.zip
├── 大共和日报1912-08.zip
├── 大共和日报1913-12.zip
├── 大共和日报1912-12.zip
├── 大共和日报1912-05.zip
├── 大共和日报1913-08.zip
├── 大共和日报1912-01.zip
├── 大共和日报1912-03.zip
├── 大共和日报1915-03.zip
├── 大共和日报1915-06.zip
├── 大共和日报1912-11.zip
├── 大共和日报1913-06.zip
├── 大共和日报1913-09.zip
├── 大共和日报1913-02.zip
├── 大共和日报1913-10.zip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将对“大共和日报 (1912.01 – 1915.06,有缺)电子版”进行详细分析。从该报纸的历史意义、内容特点、影响力以及数字化处理等四个方面展开阐述,深入探讨这份珍贵历史文献的重要性。
1、历史意义
“大共和日报”作为当时中国重要的新闻媒体之一,记录了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社会思潮。它的出版对于推动民主革命、启蒙民众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该报还承载了许多重要文化遗产,如当时的社会风貌、文学作品等,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大共和日报”还记录了许多当时的政治人物、社会活动等,为后人了解历史事件、人物提供了珍贵资料。
2、内容特点
该报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其新闻报道深入犀利,评论观点鲜明,影响力较大。
此外,该报还发表了许多重要文章、社论、文学作品等,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水平。
“大共和日报”还关注时事热点,反映民众心声,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3、影响力
作为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媒体之一,“大共和日报”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它在当时的政治、文化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社会舆论和政治走向有一定影响。
该报还推动了当时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新闻自由和民主意识的传播。
“大共和日报”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以及中国媒体的兴起和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4、数字化处理
如今,“大共和日报 (1912.01 – 1915.06,有缺)”已经得到了数字化处理,并通过电子版的形式得以保存和传播。这为研究者和学者提供了更便捷的获取途径,也方便了历史资料的保存和传承。
数字化处理还能够有效保护这些珍贵历史文献,避免因时间、环境等因素而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数字化处理,“大共和日报”等历史文献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所了解和利用,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总结:
“大共和日报 (1912.01 – 1915.06,有缺)”作为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记录了中国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社会思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通过数字化处理,这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得以保存和传承,为研究者和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