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大小:14GB
文件格式:JPG做了ZIP压缩
出版地:青岛
出版时间:青岛新民报报馆1938年06月07日至1944年11月18日
特别提示:电子版所存年月见文件内容。所存年月也非完整无缺,请慎重购买。
1938年1月18日创刊于青岛,初名《新民报》,其前身是陈无我的《大东亚报》。开始时日出对开半张2版,改名为《青岛新民报》后,改出对开4版,不久从日本进口轮转机,又改为对开6版,日销20000份。是日本人办的汉文报纸,社长张传基、尾池义雄,总编辑山田春三、桥川俊、郑寿泉。该报原由日本军方控制,属日官方企业,后来设立董事会,除日本人外,也有汉奸参加,对外伪装成民办报纸,以麻痹群众,在宣传上完全为日本侵略、统治中国服务。1942年与《大青岛报》合并,改名为《青岛大新民报》。1945年1月20日改名为《大新民报》,因经营不景气,版面一再缩编,1945年5月份起为8开2版,到9月份只出8开1版,第二版完全是空白,1945年9月13日停刊。
文件内容:
青岛新民报1938-06.zip
青岛新民报1938-07.zip
青岛新民报1938-08.zip
青岛新民报1938-09.zip
青岛新民报1938-11.zip
青岛新民报1938-12.zip
青岛新民报1939-07.zip
青岛新民报1939-08.zip
青岛新民报1939-09.zip
青岛新民报1939-10.zip
青岛新民报1939-12.zip
青岛新民报1940-01.zip
青岛新民报1940-02.zip
青岛新民报1940-03.zip
青岛新民报1940-05.zip
青岛新民报1940-06.zip
青岛新民报1940-09.zip
青岛新民报1940-10.zip
青岛新民报1940-12.zip
青岛新民报1941-03.zip
青岛新民报1941-04.zip
青岛新民报1941-06.zip
青岛新民报1941-09.zip
青岛新民报1941-11.zip
青岛新民报1941-12.zip
青岛新民报1942-01.zip
青岛新民报1942-02.zip
青岛新民报1942-03.zip
青岛新民报1942-04.zip
青岛新民报1942-05.zip
青岛新民报1942-06.zip
青岛新民报1942-07.zip
青岛新民报1942-08.zip
青岛新民报1942-09.zip
青岛新民报1942-11.zip
青岛新民报1942-12.zip
青岛新民报1943-01.zip
青岛新民报1943-02.zip
青岛新民报1943-03.zip
青岛新民报1943-04.zip
青岛新民报1943-05.zip
青岛新民报1943-12.zip
青岛新民报1944-01.zip
青岛新民报1944-02.zip
青岛新民报1944-03.zip
青岛新民报1944-04.zip
青岛新民报1944-05.zip
青岛新民报1944-06.zip
青岛新民报1944-07.zip
青岛新民报1944-08.zip
青岛新民报1944-09.zip
青岛新民报1944-10.zip
青岛新民报1944-11.zip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将围绕“青岛新民报(1938-1944,有缺)电子版”进行详细阐述。从报纸的历史背景、出版特征、内容分析以及其电子版的重要性等四个方面展开。青岛新民报作为抗战时期青岛地区重要的报纸之一,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本文通过对其电子版的研究,分析其对历史研究的意义,并探讨其在今天数字化时代的价值。
1、青岛新民报的历史背景
青岛新民报创刊于1938年,是抗日战争时期青岛地区的重要报纸之一。它的诞生背景离不开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抗战全面爆发的背景下,青岛作为沿海重镇,成为了战争的前沿阵地之一。青岛的新民报在这段时期为地方民众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新闻信息,尤其是关于抗战、政治动向、社会变革等方面的报道。
报纸的创办背景不仅与青岛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有关,还与当时青岛的社会政治环境密切相关。特别是在青岛被日军占领的时期,报纸成为了民众与外界交流的重要窗口。其内容涵盖了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包括国内外战争信息、社会新闻、文化宣传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青岛市民的民生困境。
此外,青岛新民报在抗战时期不仅是青岛的新闻载体,也是中国抗日新闻事业的一部分。它的创办和发展,也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报业在艰难环境下顽强生存和发展的力量。该报纸在青岛当地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对民众的思想和意识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青岛新民报的出版特征
青岛新民报作为一份历史性的报纸,其出版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首先,报纸的内容多样化且富有地域特色。在抗战时期,青岛新民报除了进行国内外政治新闻的报道外,特有的文化版块也成为了青岛民众的重要精神食粮。文学作品、艺术活动、文艺批评等内容不仅丰富了报纸的品味,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岛市民文化素养的提升。
其次,青岛新民报注重与时俱进,尤其在抗战期间,报纸的政治立场明确,强调爱国主义和反对侵略的思想。通过大量的政治报道和社论文章,青岛新民报为民众提供了对抗战局势的认知框架,尤其是对青岛当地政治风云和社会现状的深刻分析。其报纸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国内新闻,也有关于国际时局的详细报道,帮助青岛民众更好地了解外界的政治动态。
再者,青岛新民报在版式设计上具有简洁清晰的特点,报纸版面布局紧凑,突出了当时最重要的新闻内容。文字风格简洁有力,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这些出版特征使得青岛新民报在当时成为了广受青岛及周边地区居民喜爱的媒体。
3、青岛新民报内容的多样性与影响力
青岛新民报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这份报纸通过不同的栏目,反映了抗战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例如,在抗日战争的新闻报道中,青岛新民报详细记录了日军的侵略行为、抗战局势的变化以及民众的抵抗活动。同时,报纸还报道了国民政府的战时政策和抗战胜利的希望,鼓舞了民众的士气。
在社会新闻方面,青岛新民报不仅关注重大事件,也着重报道民众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尤其是在战时物资短缺和生活困难的背景下,报纸常常刊登关于物资配给、民众救援等信息,为青岛市民提供实用的生活指导。
文化版块是青岛新民报的一大特色,它展示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和文艺创作,包括地方的戏剧表演、艺术展览以及文化名人的访谈等内容。这些文化活动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民的文化素养,同时也是当时青岛文化氛围的缩影。青岛新民报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对抗战期间的民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青岛新民报电子版的历史与意义
青岛新民报的电子版作为历史文献的现代化呈现,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研究价值。电子版的推出不仅让更多的研究者和公众能够便捷地查阅报纸的内容,也为后人保留了这份宝贵的历史资料。尤其是在信息数字化的时代,青岛新民报的电子版为研究抗战历史、地方新闻史以及民众生活提供了更为直观和便捷的途径。
从学术角度来看,青岛新民报的电子版为历史学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广泛的研究平台。学者可以通过电子版快速检索、分析其中的报道内容,追踪历史事件的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氛围。电子版的内容保存了原报纸的版面风格,确保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此外,青岛新民报电子版的推出也是数字化历史保护的一个重要案例。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原本易于损坏的纸质文献转换为电子格式,既延续了历史,也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传播与利用。对于青岛地区乃至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示范作用。
总结:
青岛新民报(1938-1944)作为抗战时期的重要报纸,承载了大量历史信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其电子版的发布,不仅为历史学者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也为我们今天深入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数字化时代,青岛新民报的电子版为研究和传承历史文化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