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大小:24.7 GB
文件格式:pdf
出版时间:古代
特别提示:为了方便分享,以8个DVD文件夹将文件收纳。
稀见中外插图古籍荟萃3目录
DVD01
Block prints from India for textiles.印度纺织版画.by.Albert Buell Lewis.1924年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出版
Brookshaw George.flowers.birds.fruit
Carved and painted designs from New Guinea.新几内亚雕绘.by.ALbert Buell Lewis.1931年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出版
Javanese batik designs from metal stamps.爪哇蜡染图案.by.Albert Buell Lewis.1924年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出版
Kleinodienbuch der Herzogin Anna von Bayern.巴伐利亚公爵夫人安娜宝石书.1552
Qajar Album.卡扎尔画册.19世纪早期
北京的社会调查.Peking.a social survey conducted.By Sidney.D.Gamble.1921年
北京的社会调查.照片部分.Peking.a social survey conducted.By Sidney.D.Gamble.1921年
本草通串证图.5册.木村雅经.山下守胤.山下弌胤.松浦守美.画.木版色刷.1853年
本草图汇.18册.31卷.写绘本.约19世纪
草纸文样集.4册.200枚.日本西垣武一旧藏.19世纪
长崎贸易图.19世纪.日本仿清绘本
从阿穆尔到北京到紫禁城.Down the Amur.Peking.The Forbidden City.By Burton Holmes.1917年再版
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唐颜真卿书.清嘉庆21年应让跋.明拓本
大唐西域记.12卷.唐玄奘述.辩机撰.宽永年间木活字印本
大唐西域记.唐玄奘述.辩机撰.存8卷.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南宋绍兴2年湖州思溪圆觉禅院刊本.1132年
DVD02
地理全书.3册.明.赵至和辑.明刊本
帝鉴图说.6册.张居正编.日本庆长11年古活字印本.1606年
东坡集.40卷.宋苏轼着.公文书馆藏残本23卷.南宋年间杭州刊本
多宝塔感应碑.岑勋撰.颜真卿楷书.天宝11年.民国拓本
尔雅蒙求.2卷.清李拔式编.清嘉庆三年秀水张丹鸣刊.1798年
二王帖.2卷.目录评释2卷.晋王羲之.王献之书.万历13年董汉策刊.1585年
弗瑞尔美术馆藏中国青铜器图录.A descriptive and illustrative catalogue of Chinese bronzes.1946年
甘博的摄影集.Sidney D. Gamble Photographs.第一辑.共5辑.1908-1932年
观音经变图卷.一卷.敦煌图卷.法国国家图书馆藏.Pelliot chinois 2010
光绪元年致日本开拓判官照会册.直隶津海关道.清光绪元年稿本.1875年
红楼梦图咏.4册.清改琦绘.久保田米齐编.风俗绘卷图画刊行会刊本.1916年
绘本西游记.上中下.水岛尔保布.画.1950年
DVD03
剿贼图记.1卷.明元默着.明崇祯年间刻本
芥子园画传.初集.5卷.王概等编.清康熙年间彩色套印本
芥子园画传.二集.4卷.王概等编.清康熙年间彩色套印本
芥子园画传.三集.4卷.王概等编.清康熙年间彩色套印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明万历时期彩绘本
金云翘新传.越南.阮攸着.1894年
金属手工艺白描图.Instruments.meubles et armes chinois.中国自然历史绘画.19世纪
京城店铺幌子图.18帧.周培春绘.清末北京民俗画
聚珍画谱.上中下册.狩野探幽编.明治27年刊.1894年
孔子画传.Abrégé historique des principaux traits de la vie de Confucius.célèbre philosophe chinois.含24幅版画.1782-1792年
兰斋画谱.8卷.森文祥子祯编.1782年.续编4卷.1801年
隶释.27卷.宋洪适编.清乾隆42-43年汪氏楼松书屋刊.1777-1788年
龙溪王先生全集.20卷.明王畿撰.明万历43年张汝霖校刊本.1615年
满洲事变写真帖.特辑.昭和6年创造社出版.1931年
毛公鼎拓本.清陈介祺等.全形拓.罗振玉大篆题端.陈淮生旧藏.2782X6372像素
毛诗名物图说.9卷. 清徐鼎.辑.清乾隆36年刊.1771年
苗蛮图说.5册.82图.清晚期彩绘本
名山图.2册.61幅.明代木刻印刷
明状元图考.3卷.明顾祖训辑.汉阳叶氏平安馆藏本.明万历37年.1609年
南华经.16卷.晋郭象注.宋林希逸口义.刘辰翁.王世贞.陈仁锡等批.明凌氏刊五色套印本
钦定钱录.16卷.清梁诗正等撰.清末刊本
DVD04
春夜宴桃李园序.文徴明书
大易象数钩深图.三卷.张理撰.通志堂.康熙12年
佛说阿弥陀经.王代功书.王闿运书跋.清光绪18年.民国拓本
古今印则.四卷程远摹选.项梦原校.明万历
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郃阳令曹全碑.汉中平2年.清拓本.和拓本.两版本
鹤之绘卷.住吉広行写
吉金斋古铜印谱.六卷.何昆玉辑.吴大澂鉴定
九曜秘历
孔子见老子画像题字.东汉.隶书.清末拓本
孔子庙堂碑.唐虞世南撰并书.翻刻.西庙堂碑.东庙堂碑两版本
秘殿珠林.二四卷.张照等奉敕编纂.精钞墨印稿纸本.清乾隆年
名臣法帖.第1-10
纳西族手稿.Joseph Rock.1930搜集.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前后出师表.2卷.诸葛亮撰.岳飞书.樊登沄镌.光绪4年
清朝皇家园林史.History of The Peking Summer Palaces under The Ching Dynasty.BY Carroll Brown
Malone.1966年再版
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10册.清张廷济编.清手拓手写原稿本.京都大学藏.1822-1844年
日本建筑装饰图.Ornements japonais.By.Abel Guerineau.1889年
日寇暴行实录.民国27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编.1938年
孺子歌图.Chinese Mother Goose rhymes.By Isaac Taylor Headland.清光绪26年刊.1900年
山东.Schantung und Deutsch-China.by Ernst Hesse-Wartegg.德文版.1898年
申江名胜图说.2册.光绪10年管可寿斋木刻本.1884年
石鼓砚拓本.1936年周希丁拓.2508×6371像素.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石鼓斋印鼎.9卷.余藻篆刻.吴彬校订.明崇祯元年钤印本.1628年
石索.4册.冯云鹏.冯云鹓.同辑.清末邃古斋藏
蜀山图歌.赵孟頫书.清那彦成集
漱玉词.宋李清照.断肠词.宋朱淑真.女红余志.元龙辅.明毛氏汲古阁刻
搜山图.明.郑重绘.设色纸本.大都会博物馆藏
太古正音琴经.14卷.明张大命纂集.明万历37序刊.1609年
唐土名胜图会.初集.6卷.冈田玉山等编绘.日本文化二年刊.1805年
桃花影传奇.2卷.30出.清范鹤年编.清嘉庆时期刊本
陶渊明像传.赵孟頫书
天工开物.上中下卷.明宋应星着.最早的国外刊本.明和8年菅生堂刊本.1771年
天下名山图.版画61帧.清代
天主降生出像经解.艾儒略.1640
文选颜鲍谢诗评.四卷.方回撰.赵英华精钞本.清光绪
香山宝卷.重刻观世音菩萨本行经简集.2 卷.释普明辑.民国二十年重刻
新镌海内奇观.十卷.杨尔曾.杭州夷白堂刻.明万历37年1609刊
郁冈斋墨妙.10卷.万历39年王肯堂辑.管驷卿镌刻.清嘉庆拓本
DVD05
万寿盛典初集.版画部分.卷40至卷42.王原祁等纂修.清康熙56年内府刻本.1717年
万寿盛典初集.版画部分.卷41至卷42.王原祁等纂修.清康熙56年内府刻本.1717年
万寿盛典初集.总120卷之卷001至卷039.王原祁等纂修.清康熙56年内府刻本.1717年
万寿盛典初集.总120卷之卷083至卷120.王原祁等纂修.清康熙56年内府刻本.1717年
武备志.卷1.序.目录.至卷52.共240卷.明茅元仪辑.明天启元年刻.清初莲溪草堂修补本.有补钞
武备志.卷53至卷93.共240卷.明茅元仪辑.明天启元年刻.清初莲溪草堂修补本.有补钞
武备志.卷94至卷149.共240卷.明茅元仪辑.明天启元年刻.清初莲溪草堂修补本.有补钞
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清金简撰.清乾隆时期浙江重刊
西游真诠.第1册.版画部分.清陈士斌诠解.翠筠山房藏版.清康熙年间刊本
新编对相四言.1卷.祝氏藐园所藏.祝椿年跋.明刻本
新编纂图增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前集13卷.后集13卷.续集.别集.宋陈元靓编.元至顺年间西园精舍刊本
DVD06
西游真诠.100回.清陈士斌诠解.翠筠山房藏版.清康熙年间刊本
新镌出像点板怡春锦曲.6卷.冲和居士编.明崇祯年间刊本
新镌出像点板怡春锦曲.6卷.冲和居士编.明万历年间刊本
新镌汉丞相诸葛孔明异传奇论注解评林.5卷.明章婴撰.明万历二十六年书林双峰堂余文台刻本.1598年
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曹雪芹着.程甲本.版画24幅.前三卷.清乾隆56年木活字本.1791年
新镌全像一见赏心编.14卷.鸠兹洛源子编.明萃庆堂刊本
新镌增补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8卷.刘向撰.茅坤补.明万历19年余文台三台馆刊本.1591年
新镌注释出像皇明千家诗.4卷.缺2卷.汪万顷选注.明万历年间光霁堂刊本
新刻出像增补.搜.神.记.6卷.晋.干宝.集撰.明金陵唐氏富春堂刊本.明万历元年.1573年
新刻全像汉刘秀云台记.2卷.新刻全像点板张子房赤松记.2卷.薄俊卿撰.明代金陵唐氏藏板
新刻统会诸家风鉴全像人相全编.12卷.明葆和子撰.崇祯17年积善堂陈玉我刊.1644年
DVD07
新刻钟伯敬先生批评封神演义.10卷100回.许仲琳撰.钟惺批评.清康熙间金陵德聚堂刊本
绣像吕洞宾祖师全传.汪淇编.清康熙元年.1662年
选集汉印分韵.2卷.袁日省撰.续集.2卷.谢景卿续.清嘉庆2-8年漱艺堂刊本.1797-1803年
亚洲鸟类版画.Birds of Asia.共7卷之卷1.By John Gould.英文本.1850至1883年出版
亚洲鸟类版画.Birds of Asia.共7卷之卷2.By John Gould.英文本.1850至1883年出版
亚洲鸟类版画.Birds of Asia.共7卷之卷3.By John Gould.英文本.1850至1883年出版
亚洲鸟类版画.Birds of Asia.共7卷之卷4.By John Gould.英文本.1850至1883年出版
亚洲鸟类版画.Birds of Asia.共7卷之卷5.By John Gould.英文本.1850至1883年出版
亚洲鸟类版画.Birds of Asia.共7卷之卷6.By John Gould.英文本.1850至1883年出版
亚洲鸟类版画.Birds of Asia.共7卷之卷7.By John Gould.英文本.1850至1883年出版
野菜谱.明.王磐撰.万历14年跋.1586年
亦政堂重修考古图.10卷.宋吕大临撰.清乾隆17年黄氏亦政堂校刊本.1752年
永乐大典.卷10270.卷10271.1562-1567年.美国亨廷顿图书馆藏本
御定朱书百选.6卷.朱熹撰.正祖18年朝鲜内阁活字刊印本.1794年
远东古钱币.图版.Currency of the farther East.by J.H. Stewart Lockhart.1895年
运气易览.2册.明汪机着.徐春甫集.顾胤祥校.清末钞本
杂剧西游记.杨东来先生批评西游记.东京斯文会刊本.1928年
证治本草.14卷.陆之柷撰.阮自嵩校刊.明隆庆5年序刊.1571年
DVD08
中国的男孩女孩.The Chinese boy and girl.By Isaac Taylor Headland.1901年
中国美术史.2册.Chinesische Kunstgeschichte.By Oskar Munsterberg.德文版.1910.1912年
中国人的性格.Chinese characteristics.By Arthur Henderson Smith.1894年版
中国人的性格.插图页部分.Chinese characteristics.By Arthur Henderson Smith.1894年版
中国戏剧.The Chinese theater.By Adolf Eduard Zucker.1925年波士顿版
中国戏剧研究.Studies in the Chinese drama.By Kate Buss.1922年
中国戏曲与现代音乐.插图页.Theatre et musique modernes en Chine.By G.Soulie de Morant.1926年法文版
中国戏谈.The Chinese theatre.By Chu Chia-Chien.朱家健.1922年英文版
中国艺术.2卷.Chinese Art.By Stephen W.Bushell.卜士礼着.1905-1906年
中华帝国.The Chinese Empire.Illustrated.By Thomas Allom.完整本.1858年
中华帝国.插图.The Chinese Empire.Illustrated.By Thomas Allom.167幅.1858年
中华帝国.插图.The Chinese Empire.Illustrated.By Thomas Allom.铜版画.1858年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30卷.宋.唐慎微撰.蒙古定宗四年张存惠晦明轩刻本.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周易本义.12卷.易图.五赞.筮仪.各一卷.宋朱熹撰.清康熙年间内府刊本
自然界的艺术形态.Kunstformen der Natur.2册.By Ernst Haeckel.德文版.超清图版.1904年
自然界的艺术形态.Kunstformen der Natur.2卷.By Ernst Haeckel.德文版.1904年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将深入分析《稀见中外插图古籍荟萃3(144册)pdf电子版》这一重要资源,重点探讨其价值、内容特点、使用意义以及对研究和收藏领域的贡献。首先,文章将介绍该电子版书籍的基本信息与组织结构,展示其独特的图文结合特色。接着,我们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分别是古籍插图的艺术价值、历史文化背景的展现、学术研究的支撑作用以及数字化保存的意义。最后,本文将总结该电子版古籍的学术与文化意义,并进一步探讨其对现代研究与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1、古籍插图的艺术价值
《稀见中外插图古籍荟萃3(144册)pdf电子版》所收录的古籍,不仅是书籍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插图艺术的一个重要展示平台。古籍插图往往融合了艺术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观念和技法,对研究历史艺术有着极高的价值。这些插图作为文献与视觉艺术的结合体,不仅是文字信息的补充,也是视觉艺术风格的体现,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与审美趋势。
古籍插图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包括传统的手工绘制插图,也有精致的版画形式。在《稀见中外插图古籍荟萃3》中的插图,可以看到许多来自中国古代和西方的经典艺术风格,涵盖了从古希腊罗马到中国宋明时代的绘画技法。这些插图不仅仅是装饰性元素,它们往往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政治、宗教信仰以及文化风貌。
通过电子版的展示,这些插图艺术不仅保留了原始的视觉效果,还避免了传统纸质书籍易损耗的风险。数字化的插图能够更清晰、更高效地展示古籍的艺术价值,使得那些因为纸质损坏而无法被研究和展示的插图得以重新焕发光彩。
2、历史文化背景的展现
《稀见中外插图古籍荟萃3(144册)pdf电子版》中的每一册古籍都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这些古籍插图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还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哲学等各个方面,能够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的历史文化视角。例如,中国古代的绘画插图可以揭示当时社会的阶级结构、风俗习惯、甚至是朝代更替的历史变迁;而西方的古籍插图则展示了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历史文化。
尤其是在中外文化交融的历史时期,如丝绸之路、明清中期等,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碰撞常常在插图中有所体现。例如,早期的西方插图多受宗教影响,表现出基督教的教义与神话故事,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插图逐渐展现出人文主义的思想。中国古籍插图则从早期的工笔细致,到后期的写意自由,展现了中国艺术的独特风格。
这些历史文化信息的呈现不仅帮助现代读者理解古籍的创作背景,也让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插图深入了解各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对于历史学者和文化研究者来说,这些插图无疑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一环,能够为学术研究提供直接的视觉证据。
3、学术研究的支撑作用
《稀见中外插图古籍荟萃3(144册)pdf电子版》不仅是一部艺术珍品,也是一部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依赖电子版古籍进行研究。这些古籍不仅包含了大量的文字信息,还通过插图展现了多维的学术价值,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多层次的视角。
古籍中的插图能够帮助学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含义,尤其是对于那些涉及哲学、历史、宗教等复杂问题的古籍插图,它们往往能够揭示出传统文字表述之外的深层次信息。例如,一幅与古代医学相关的插图,可以直观地展现当时的医学理论和实践,而传统文字却可能难以完全表达这些直观的信息。
同时,电子版的古籍使得学术研究变得更加高效。研究者可以通过关键词快速查找相关插图和文字内容,避免了传统纸质古籍中查阅的繁琐步骤。对于跨学科的学术研究,数字化的古籍也为多领域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研究工具,尤其是在艺术史、历史学、宗教学等领域的跨文化研究中,电子版古籍的优势尤为突出。
4、数字化保存的意义
数字化保存是《稀见中外插图古籍荟萃3(144册)pdf电子版》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所在。许多古籍由于年代久远、纸张脆弱,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传统的修复方法往往无法彻底恢复其原貌。而通过数字化技术,古籍的每一页每一幅插图都能够被精确地保存下来,为后代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文化遗产传承方式。
电子版古籍的数字化保存不仅能够有效保护文献免受时间和自然因素的侵蚀,还能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广泛传播。通过网络平台,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学生乃至普通读者都能轻松获取到这些珍贵的资料,促进了文化的全球共享和学术资源的平等分配。
此外,数字化古籍还提供了便捷的检索功能,学者和研究者能够迅速检索到所需的信息,而不必翻阅每一本书籍。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研究效率,还为全球各地的学术交流创造了更多机会,打破了地域与时间的限制。
总结:
《稀见中外插图古籍荟萃3(144册)pdf电子版》是一部极具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数字化古籍合集。它不仅保存了珍贵的古籍内容和艺术插图,还通过现代数字化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学习与研究工具。通过这些古籍,读者不仅可以接触到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还能够深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传承。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这种电子版古籍的普及与应用,必将为全球的学术研究、文化传承与历史探索提供更加广泛的平台。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