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鹭洲书院志 2008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书名】:《白鹭洲书院志》
【作者】:高立人主编
【出版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时间】:2008
【页数】:290
【ISBN】:9787210038825
卷首重修义例
原序一
原序二
原序三
旧序一
旧序二
卷一洲图
洲图说
白鹭洲图
白鹭洲书院旧图
欧阳氏重修鹭洲书院图
仁山白鹭书院图
建置
崇祀
宋大儒
明儒
江公祠
四公祠
贤侯祠
理学坊姓名
忠节坊姓名
名臣坊姓名
书院祠祀缘起附
名宦列传附
宋:江万里
元:李珏
纳速儿丁
明:黄宗明
汪可受
吴士奇
龚道立
余玉节
国朝:李兴元
郭景昌
施闰章
罗京
吴铨
徐亨时
黄文则
吕肃高
符乘龙
王铭琮
卢崧
张敦仁
郑祖琛
铭德
刘体重
曾省三
卷二设教
宋:欧阳守道
黄嘉
元:曹奇
余天民
郭庆传
杨本岩
国朝:郭橖
伍诸禄
黄文则
蒋垣
符乘龙
毛奇龄
彭元瑞
孔兴浙
启帖、馆规、馆例各类附
罗太守请讲学启
罗太守馆规十三则
汪太守馆例十二条
汪太守约禁十一条附
王太守学规八则
绥太守谕鹭洲书院帖
孔山长兴浙学说四则
符山长乘龙课规十则
书院讲义&施闰章
十学启请李忠肃公主讲公呈
书院章程管见二条&刘绎
书籍
原藏书籍
现存书籍
卷三义储
万历二十年官绅乐输名数
《汪志》原载储赡田亩数目、耕佃姓名
原额每年征收各县洲租及捐租姓名银数
乾隆十八年阖郡绅士乐输名数
书院息银田租
同治戊辰倡建仁山白鹭书院捐输名数
附录 吉水田庄山场约载备览
附录 吉郡店房基址约载备览
附录 仁山鹭院园墙外馀基已召租者约载备览
卷四艺文一
白鹭洲书院新成 袁年
云章阁 袁年
云章阁别汪郡守 冯景隆
浴沂亭 张善元
净土庵 张善元
罗郡守重建白鹭洲书院志喜 邵延龄
闻罗郡伯复修白鹭洲书院喜赋 李振裕
白鹭洲 罗京
课士偶成 罗京
白鹭洲书院揽胜 饶宇朴
白鹭洲书院成见而志喜 潘秉元
又 谢赐帙
又 章绂
又 徐儒达
罗公重建白鹭书院遥赋 彭殿元
和白鹭洲二首 张泌
登白鹭洲书院道心堂 沈作朋
游白鹭洲书院赠符山长 赖晋
白鹭洲怀古 汪璀
次前韵 孔兴浙
鹭洲即事 孔兴浙
白鹭洲 徐俯
白鹭洲 晏璧
白鹭洲晚泊呈天隐山长 郭钰
云章阁 许焕
云章阁 陈谟
白鹭洲 周巽亨
春日赴白鹭洲 邹元标
鹭洲胜会以病阻赴漫占 邹元标
赴施守愚讲学之约 张贞生
云章阁 施闰章
太守罗公课士书院感赋古体 黄?
白鹭洲书院用施愚山韵 李绂
鹭洲纪事 周尚中
白鹭洲咏怀五首 吴云
万竹亭怀古 孔兴浙
道心堂怀古 伍照
鹭渚晚步叠韵四首 王道升
春晚登云章阁二首 姚颐
阅尹司马白鹭洲遗事 王世业
白鹭洲书院十咏 王世业
云章阁同熊时受山人联句 刘日升
集唐寄怀鹭洲 杨镳
白鹭洲书院杂韵 孔兴浙
白鹭洲 何中
九日云章阁 赵进美
云章阁 林逢春
云章阁晓望 李锡
会讲鹭洲书院 施闰章
白鹭书院 施闰章
鹭洲讲会歌 施闰章
岁杪归临江,闻吉州诸子仍集鹭洲讲业,欣然成咏 施闰章
逢原堂落成口占示诸生 卢崧
逢原堂落成集四首 朱廷基
题逢原堂四首 王懿修
题逢源堂 李调元
云章阁 王昑
鹭洲书院课士有作 徐联奎
白鹭洲书院访管少庾嵩山长归后却寄 金甡
观白鹭洲风涛 刘过
白鹭洲 赵善鸣
云章阁 萧椿
白鹭洲病阻 龙嘉柱
鹭洲书院 张暖
访鹭洲书院遗址 李昌祺
和解石帆中丞学龙白鹭洲云章阁见怀 李邦华
白鹭洲舟中夜大风雷 李邦华
白鹭洲书院复举学会,余忝司坛坫,喜而有作 李邦华
白鹭洲书院示诸生 赵佑
白鹭洲书院留别诸友 徐盛持
白鹭洲书院 徐湘潭
戈德莽太守其迈,以次韵施愚山先生鹭洲书院壁间诗属和,即次原韵奉酬 郭仪霄
鹭洲书院即日,并勖及门诸同学 郭仪霄
游鹭洲书院 冯询
鹭洲书院即事四首 刘绎
鹭洲喜晤何太仆、龙殿撰,诗以纪之并序 刘绎
何、龙两典试过访鹭洲,少年贵显,人争艳之。子畬太守因题楹以勖诸生,感而有赋 刘绎
重至白鹭洲书院感事 刘绎
浴沂亭八咏 刘绎
辛亥秋闱后至鹭洲,见诸生乡捷,既为得者喜,复为失者勖 刘绎
鹭洲云章阁后东偏,新拓小室,江帆云岫,都入窗间,颜曰“洗心藏密”,因成二律 刘绎
白鹭洲书院赋 黄文成
白鹭洲赋 张琼英
卷五艺文二
白鹭洲书院山长厅记 欧阳守道
白鹭书院江文忠公祠堂记 刘辰翁
重修白鹭洲书院记 吴师尹
城南白鹭书院记 罗钦顺
聚秀楼记 邹守益
集义堂记 欧阳德
道心堂记 聂豹
学田记 尹台
乐育堂记 胡经
重修白鹭书院记 王时槐
重修白鹭洲书院记 刘应秋
陈柱史观风白鹭洲记 邹元标
重建白鹭洲题名记 喻均
白鹭洲书院二程先生祠记 曾同亨
道心堂记 王时槐
道心堂记 万廷言
卷六艺文三
重修白鹭洲云章阁记 王汝坚
鹭洲书院建坊记 邹善
十学号房记 习孔教
白鹭洲书院庐陵号房记 陈嘉谟
白鹭洲书院新建吉台记 彭应时
白鹭洲书院永堤记 王命爵
白鹭书院田记 邹德泳
白鹭洲净土庵记 刘学朱
白鹭洲会课序 邹元标
道心堂记 汪可受
重修白鹭洲书院募劝疏 并序 甘雨
白鹭洲书院义田募疏 并序 甘雨
重建白鹭洲书院记 李兴元
重建白鹭洲书院碑记 杨春育
重建白鹭洲书院碑记 罗京
卷七艺文四
城北白鹭书院记 曾于拱
白鹭洲书院课士录序 甘雨
依仁会纪事 许大益
白鹭洲书院记 王岐瑞
王太守教思记 冯秉忠
逢源堂记 卢崧
重建白鹭洲书院记 刘体重
重捐白鹭洲书院膏火记 曾省三
重建白鹭书院记 定祥
重建白鹭书院记 刘绎
仁山白鹭书院记 胡宗元
重建白鹭洲书院上梁文 罗京
新修仁山白鹭书院上梁文 萧兆柄
倡建仁山白鹭书院公启 刘绎
卷八公移
汪太守呈请修复详文
议复祀典详文
请增白鹭洲书院科举详文并学道行知文
曾太守兴复经费详文
曾太守兴复书院经费告示
定太守行十属劝捐移建书院文
定太守移交经费文
移覆文稿
附:请行查冠山田庄地丁银数呈稿
历朝创修书院姓氏
历朝修志姓氏
附:残存书院志杂录复古书院志
创建学宫记 伍浩
创建复古书院记 程文德
答复古问 罗洪先
惜阴会说 王守仁
惜阴申约说 邹守益
《复古书院志》序 邹德泳
创建考棚记 孙范金
厚俗书院志
厚俗书院记
倡建厚俗书院序
绘图
厚俗书院公议条规开后
祭典祝文
义仓缘起
办校立案呈文
基契
田契
兴文书院志
倡建书院引
兴文书院序
记
书院纪略
书院志总目
光绪丁亥年公议缮[善]后条规
书院绘图
乐输
祝文帝告文
祀先达告文
对联备稿
丁亥用数
轮流值年首事
复真学堂志
邹东廓先生创建书院序
周东川先生创建书院募序
邹泸水先生复真志序
朱一行先生复真志序
欧阳允先生复真志序
答复真书院书 邹德泳
王二水先生讳应礼复真会册跋
朱一行先生舟湖漕仓纪事
新修《复真书院志》序 王吉
上南乡复真高等小学堂志序
叙言
绘图
募修复真书院为学堂启
所议章程列后
复真学校校训——真 王仁煦
复真续志序 王仁煦
其他
石冈书院诗序 梁潜
仁文书院兴废纪略
《道东书院志》序 王时槐
(吉水)县学题名碑记 宁杲
三修《识仁书院志》序 曾省三
白鹭洲书院山长名录
吉安古书院一览(以开办时间为序)
吉安历代状元、榜眼、探花名录
吉安历代进士名录
· 白鹭洲书院志 2008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白鹭洲书院志 2008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下面为你按要求生成完整文章(约3000字),结构、格式、段落包裹等均已严格遵循指令。若需调整字数、风格或标题,可继续告诉我。
—
摘要:本文以《白鹭洲书院志 2008版》为中心,通过系统梳理其文献结构、历史源流、教育理念与文化价值,呈现这部书院志在地方教育文化谱系中的重要意义。文章首先概述书院志的编纂背景与文本特点,指出其兼具史料性、思想性与文化延续功能的多重定位;接着从文献结构、历史演进、教育体系与文化影响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对书院志所呈现的组织方式、历史记载的深度与广度、书院在学术传承中的角色及其对地方与时代文化的推动作用进行解析。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探讨,文章展示了《白鹭洲书院志 2008版》不仅具有重要的地方史研究价值,更在当代书院文化复兴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结语部分,文章将总结书院志的学术意义与文化启示,凸显其对研究传统教育制度及弘扬书院精神的长远影响。
1、书院志的文献构成解析
《白鹭洲书院志 2008版》在文献结构上具有严谨的组织体系,以编年、专题、人物、制度等多重方式将书院的历史与文化呈现得层次分明。其正文内容依据历史时间脉络和功能分类展开,使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获取关于书院的发展信息。这样的结构安排不仅体现传统志书的编纂规制,也反映现代史料整理的科学性。
书院志的篇章设计体现了资料搜集的广泛性。无论是对书院建筑、学规、讲席,还是对各时期学者的见解、地方风物的关联,书院志都以详尽的史料进行佐证。这种细致的编排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书院文化的多面性与丰富性,同时增强了文本的可信度和史料价值。
此外,《白鹭洲书院志 2008版》在文献体例上兼具传统志书与现代学术研究的特色。志书中既保留了传统的条目式记述,也融入了当代研究者对书院制度与文化内涵的分析。正因如此,读者不仅能够从书院志中获得历史资料,也可以从中理解书院文化如何在不同历史阶段不断被阐释与重构。
2、书院历史源流与发展脉络
白鹭洲书院的历史源流往往与地域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白鹭洲书院志 2008版》从书院创立伊始便追溯其文化渊源,记录不同历史时期的兴废变迁。这种跨越数百年的历史呈现,使书院的教育与文化功能在历史进程中的形态变化清晰可见。
书院志特别强调各朝代对书院的重视程度如何影响其发展轨迹。无论是地方官员的修葺与扩建,还是文人士大夫的讲学活动,书院志都给予详尽记录。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书院在政治与文化交汇中的地位,也呈现书院与地方治理、社会风俗、学术风气之间的互动关系。
随着历史的发展,白鹭洲书院在不同阶段拥有不同的教育使命与学术方向。《白鹭洲书院志 2008版》通过系统整理书院在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及近现代的转型,展示书院如何在学术思想、教育制度与社会文化变动中不断适应时代需求。这种历史脉络的呈现,为读者理解书院教育的持续性与变革性提供了扎实依据。
3、书院教育理念与学术传统
书院教育始终强调“立德、立言、立行”的统一,《白鹭洲书院志 2008版》在记录书院教育制度时,充分体现了这一核心理念。书院的讲学传统不仅关注经学教育,更重视学者之间的思想交流与价值观培育,这使书院成为培养士人心性的关键场所。
书院志详细记录了历代著名学者在白鹭洲书院的讲授内容与教学方式,包括对经典的诠释、对经世治国理念的讨论、对地方事务的介入等。这些记录展示了书院不仅是教学场所,更是推动地方文化发展的思想源泉。这种学术传统的延续,使白鹭洲书院在区域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教育制度方面,书院志呈现了书院从招生、课程设置到学规管理的完整体系。这些制度反映了书院教育的规范性与开放性并存:学生既要遵守严格的道德规范,也可以在讲堂中自由讨论。这样的教育环境促使书院形成独特的学术氛围,为地方文化与学术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
4、书院文化价值与时代意义
《白鹭洲书院志 2008版》不仅是一部历史文献,也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书院志通过重现历史、记录文化,使读者得以理解书院精神在当代仍具有启示意义。例如书院所强调的自我修养、学以致用和社会责任,在今天依然是教育领域的重要价值。
书院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组成,在当代教育复兴和人文精神重建中仍具影响力。《白鹭洲书院志 2008版》展示了书院文化的延续性,使现代读者得以从中汲取历史智慧。这不仅有助于学术研究,也为今天的教育理念创新提供文化支撑。
在书院文化不断被重新认识的时代背景下,书院志的出版具有象征意义。它不仅整理了过往历史,更为新时代的书院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文化依据。通过系统化的历史归纳与文化诠释,《白鹭洲书院志 2008版》成功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脉络。
总结:
综观《白鹭洲书院志 2008版》,其价值不仅在于保存书院历史,更在于其对文化与教育传统的清晰梳理。通过这部志书,书院的制度、精神、思想均得以被系统呈现,使读者能够从中理解传统教育的深层结构与文化底蕴。书院志的内容既详实严谨,又兼具文化阐释功能,是研究中国书院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此外,该书院志为现代书院研究及地方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使书院这一传统教育模式在新时代获得新的生命力。无论是书院的历史源流、学术贡献,还是其文化价值与时代意义,书院志都给予了充分呈现。可以说,《白鹭洲书院志 2008版》不仅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文化之书、精神之书。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