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合县供销合作社志(1949-1985) 1986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六合县供销合作社志(1949-1985)
内容简介: 一、本志内容包括建国前的农村商业概况和建国后供销合作社商业的建立与发展。各类目以时为经、以事为纬、纵横结合、贯通先后。断限时间,上限自1949年,下限到1985年,个别章节上溯或下伸。
编纂人员:郭明达
编纂单位:六合县供销合作联社编纂办公室
内容时限:1949-1985
目录
封面
六合县供销合作社志
序
凡例
图片
目录
大事记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县供销合作联社
第三章 供销合作企业
第四章 农村集体、个体商业
第五章 购销业务
第六章 农副业生产及商品基地
第七章 棉花种植、购销、加工
第八章 工业
第九章 饮食服务
第十章 外贸
第十一章 仓储运输
第十二章 企业管理
第十三章 中国共产党、群团组织
第十四章 先进集体 先进个人
第十五章 杂记
补记 农村集镇逢集日期一览表
编后记
版权页
· 六合县供销合作社志(1949-1985) 1986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六合县供销合作社志(1949-1985) 1986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以《六合县供销合作社志(1949-1985)1986年版》为中心,对其内容结构、史料价值、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入阐释。文章首先概述该志书的编纂背景和研究价值,指出其作为地方经济史与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史的重要文献,对理解战后至改革开放初期地方流通体系与农业经济变迁具有关键意义。随后,文章从组织体系沿革、经营业务拓展、农村经济联动作用以及志书的史学方法与文献价值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多角度分析志书中的真实资料与典型案例,展现了六合县供销系统在近四十年间对农村物资保障、产业结构调整及合作经济建设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最终,文章结合志书内容,对地方志在当代农村经济研究中的意义进行总结,强调其在记录实践经验、反映时代特征、提供政策参考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
1、组织体系沿革概述
《六合县供销合作社志(1949-1985)》在篇章结构上首先对供销合作社的组织体系进行了详尽记述,其从建国初期的基层组织恢复,到公私合营阶段的统一管理,再到人民公社时期的系统化扩展,呈现了供销网络与国家计划经济体系相互适应、逐步成熟的过程。通过时间线式结构,志书系统梳理了供销组织层级构建的制度演变,为研究供销体制的地方化实践提供了清晰框架。
志书记述了县、区、社三级组织的设立及其管理职责分工,反映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供销系统如何在行政与合作机制之间寻求平衡。基层社不仅承担物资供应的基本任务,还经常参与农村的经济管理活动,如价格协调、集贸市场监督等,显示出其在农村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多重角色。
此外,志书通过大量档案材料展现了组织内部的治理机制,包括干部培养、制度改革、财务管理以及社内民主机制等。这些内容不仅是供销合作社自身发展的纪录,更是研究基层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的重要历史资源。
2、经营业务拓展模式
志书的第二部分重点展示了供销合作社在物资供应、产品收购、加工与贸易等业务方面的发展轨迹。1949至1985年间,六合县供销系统业务种类不断扩展,尤其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与农副产品收购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作体系,为当地农业生产力提高提供了稳定支撑。
在供应业务方面,志书详细描述了化肥、农药、农具等重点生产资料的分配流程,并展示了随着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供销系统在价格调节、市场供应稳定方面承担的任务。从物资短缺到逐步缓和,供销合作社在保障农民生产条件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收购与加工业务方面,志书记录了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的收购政策、收购量变化,以及加工企业的设立与运营情况。尤其是部分基层社建立小型食品加工点、油坊、晒场等设施,使供销合作社从单纯的流通机构扩展为综合性经济组织,为县域经济产业链的延伸奠定了基础。
3、农村经济联动与社会影响
志书不仅是对供销系统自身的记录,也重点呈现了其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整体作用。从合作化时期到改革初期,供销合作社在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促进农副产品外销、稳定农村市场方面发挥了显著影响,其活动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紧密相连。
通过志书的记述可以看到,供销系统是连接国家与农村的重要桥梁,其在农民生活物资供应、灾害时期的紧急调运、农业扶持政策实施等方面承担着关键性工作。许多案例表明,供销合作社对农民生产与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更重要的是,志书反映了供销合作社的社会功能,包括开展文化宣传、技术培训、经济协作等活动。在一些历史时期,基层社甚至成为农村社会活动的重要阵地,体现了供销系统超越经济范畴的社会服务属性。
4、志书史料价值与研究意义
从史学角度看,《六合县供销合作社志》具有典型的地方志特征,其资料来源严格、篇目结构完整,为研究地方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提供了扎实文献基础。作为县级志书,其收录的大量数据、表格与档案摘录对学界和政策研究者具有重要价值。
志书的编纂方法注重史事的连续性与真实记录,尤其在反映不同时期国家政策对地方合作经济影响方面具有鲜明特色。通过对政策落实过程的描述,志书为研究国家经济制度在基层的具体运行提供了宝贵线索。
此外,志书记载了许多典型人物、特色经验与地方实践案例,这些内容不仅能够补充宏观经济史论述中的地方维度,也为当代供销体系改革提供历史借鉴。从史料研究角度来看,该志书是理解供销系统历史演变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总结:
总体而言,《六合县供销合作社志(1949-1985)》以翔实资料与系统结构记录了供销体系近四十年的历史轨迹,展现了国家政策与地方实践在基层经济组织中的具体体现。无论是在物资供应体系建设、农村经济联动、组织机制改革还是社会服务功能方面,该志书都呈现出丰富的史实价值,为研究中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窗口。
在当代背景下,随着供销系统改革不断深化,回顾志书中的历史经验不仅有助于理解过去的发展脉络,也为未来的制度创新提供启示。通过对志书的分析,可以更清晰地认识供销合作社在经济体系中的角色变化,以及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可能实现的功能延伸。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