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县供销社志 1949-1985》_密县供销社编_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书名】:《密县供销社志 1949-1985》
【作者】:密县供销社编
【出版社】:密县供销社
【时间】:1987
【页数】:430
【ISBN】: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供销社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 合作社产生和传入
第二节 供销社的建立和发展
一、初建时期
二、放手发展时期
三、巩固提高时期
四、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五、国合商业并分时期
六、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第三节 供销社的性质
第四节 供销社的社会作用
第三章 机构设置与沿革
第一节 县社
第二节 公司
土副产品公司
农业生产资料公司
日用杂品公司
棉麻公司
农村饮食服务公司
第三节 基层社
一、体制演变
二、基层社概述
城关供销社
米村供销社
牛店供销社
超化供销社
平陌供销社
大隗供销社
苟堂供销社
来集供销社
岳村供销社
白寨供销社
曲梁供销社
刘寨供销社
袁庄供销社
尖山供销社
第四节 县社办工厂企业
铁工厂
铁业社、纺织社
新华酒楼
新华食品厂
农村代购代销店
第四章 供销社的民主管理
第一节 社员代表大会
第二节 供销社理事会
第三节 供销社监事会
第四节 社群关系的变化
第五章 购销业务
第一节 供销社购销业务概况
第二节 商品购销政策
一、主要农副产品收购政策
二、主要农副产品奖励政策
三、主要商品供应政策和原则
第三节 主要农副产品购销
一、粮油购销与市场调剂
二、棉花收购
三、烤烟购销
第四节 农业生产资料购销
一、概况
二、主要品种供应
第五节 工业品购销
第六节 日用杂品经营
第七节 废旧物资收购
第八节 开展购销业务的主要形式与措施
第九节 商品演变
第六章 扶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扶持发展土特产多种经营生产
第三节 土特产品
金银花
桑叉
超化大蒜
柿子
苹果
磨刀石
绵纸
密县寒羊
苇席
大隗荷叶饼
第七章 供销社的企业管理
第一节 人事劳动工资
一、人事劳动管理
二、工种类别
三、劳动工资
四、劳保福利
第二节 计划统计
一、概况
二、计划管理
三、统计工作
第三节 财务会计
一、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
二、缴纳所得税和上缴利润变化
三、财务管理
四、会计核算
五、社员股金
第四节 物价
一、商品价格的制订
二、物价方针政策
三、供销社物价管理
四、物价大事记述
第五节 仓储运输
第六节 经营责任制
第七节 安全保卫
第八章 农村饮食服务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供销社饮食服务业务的变化
第三节 开拓新的服务项目
第九章 商办工业和加工业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商办厂社
第三节 加工业
第四节 糕点生产
第十章 基本建设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二节 基本建设
第三节 主要建筑
第十一章 职工队伍建设
第一节 队伍构成情况及成长变化
第二节 职工教育
第三节 技术培训和职称评定
第四节 授予荣誉称号
第十二章 政治工作
第一节 中共党的组织
第二节 工会组织
第三节 共青团组织
第四节 妇女组织
第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三章 农村集贸市场
第一节 集市
第二节 会
第三节 集贸市场变化
第四节 农村市场管理
第十四章 农村集体和个体商业
第一节 商业和商人的来历
第二节 建国前密县农村商业概况
第三节 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四节 合作店、组的建立与变化
第五节 新时期集体、个体商业的兴起
第十五章 大事记
第十六章 附录
· 《密县供销社志 1949-1985》_密县供销社编_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密县供销社志 1949-1985》_密县供销社编_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密县供销社志 1949-1985》是密县供销社编写的地方志,详细记录了从1949年到1985年期间,密县供销社的组织架构、发展历程、重大事件以及社会经济影响等内容。这部地方志不仅是供销社自身历史的记录,也是当地经济和社会变革的见证。全书分为多个章节,深入探讨了供销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特别是在革命战争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对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支持与推动。此外,书中还提到供销社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合作、以及构建社会网络中的独特作用。通过这本地方志,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密县供销社的历史发展以及其在地方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1、密县供销社的成立与初期发展
密县供销社的成立可以追溯到1949年,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个关键时刻。作为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一部分,供销社的建立目的在于促进商品流通,保障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并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密县供销社的创建标志着地方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开启,同时也为农村合作社和农民集体经济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在初期,密县供销社面临着诸多挑战。由于战后的社会动荡和资源的匮乏,供销社需要在艰难的条件下运作。为了保证基本的物资供应,密县供销社开始涉足日用商品的销售、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以及农副产品的回收等业务。这一时期的供销社不仅是物资供应的保障,也是地方政府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工具。
随着社会的逐步稳定,密县供销社的网络逐渐扩展,逐步实现了对整个地区的覆盖。通过县级供销社与乡村合作社的合作,密县的农村经济得到了有效支援和发展。同时,供销社也成为了当时农村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
2、供销社在战时和改革初期的作用
在中国的战时经济和革命时期,密县供销社发挥了重要的物资供应和组织协调作用。尤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供销社不仅承担了物资调配的任务,还为地方政府提供了信息与资源支持。在战乱时期,农村的生产力严重受损,供销社通过组织物资的供应,帮助农民恢复生产,稳定了地方的社会秩序。
进入改革开放初期,密县供销社的作用再次发生了变化。在这一时期,国家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供销社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组织也不得不面临转型的压力。尽管如此,密县供销社仍然保持了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力。它不仅依然在农产品的流通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开始逐渐涉足商业零售、餐饮和其它地方经济活动。这一转型过程,尽管充满挑战,但也为后来的地方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改革开放初期,供销社逐渐从单一的物资供应转向了综合性服务平台,承担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通过合理的市场调节和资源配置,供销社在农村市场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3、密县供销社的社会影响与历史地位
密县供销社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它在社会结构和地方历史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供销社不仅仅是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机构,它还是地方政府执行政策、推动经济计划的重要工具。通过其庞大的网络,密县供销社能够有效地传递政府的农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帮助政府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此外,供销社还在密县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农民购买生产资料到日常消费品的流通,供销社的经营活动覆盖了乡村的方方面面。通过其广泛的服务网络,密县供销社不仅为农民提供了便捷的商品供应,还通过组织集市、集体采购等活动,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促进了乡村的社会发展。
供销社还为农村的经济合作与互助精神提供了平台。通过集体采购和批发渠道,农民能够减少个人经营中的风险,提升了他们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供销社作为一个集体经济体,也为农民提供了一个政治参与和经济发展的渠道,成为农民与国家政策之间的桥梁。
4、密县供销社的改革与挑战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密县供销社也经历了多次的改革和调整。在改革开放初期,供销社面临了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双重挑战。传统的供销社模式逐渐显得不再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地方经济的逐步开放和竞争的加剧,促使供销社必须进行创新与转型。
供销社的改革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密县供销社尝试了多种改革措施,包括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加强对地方商贸流通的监管、以及拓展业务范围等。这些改革措施使得供销社不仅能够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也能够继续在农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供销社的改革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市场化带来的竞争压力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要求,迫使供销社必须加速改革步伐。如何在市场经济中保持原有的社会责任感,并有效整合资源,成为密县供销社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供销社逐渐从一个传统的商品流通机构,转变为更加多元化、现代化的服务平台,逐步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结:
《密县供销社志 1949-1985》通过详细记载密县供销社的历史变迁,展示了一个地方经济组织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作用并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与创新。无论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供销社始终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部地方志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供销社发展历程的重要参考,彰显了供销社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
通过对《密县供销社志 1949-1985》的分析,我们不仅看到了供销社的历史成就,也反映了其在社会经济转型中的困难与挑战。未来,供销社如何适应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