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练习手册行旅 第二册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整套《奇蹟课程释义》的问世,可说是无心插柳。1998年起,肯尼斯应学生之请,为〈学员练习手册〉做了一系列的讲解,基金会将研习录音增编彙整为逐句诠释的〈练习手册行旅〉。此案既定,〈正文行旅〉以及〈教师指南行旅〉应运而生,为奇蹟学员提供了最完整且精闢的修行指针,订名为《奇蹟课程释义》,帮助学员将〈正文〉理念架构所引伸出来的教诲,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三部《行旅》,可说是所有踏上奇蹟旅程的学员最贴心的伙伴。

《学员练习手册行旅》的宗旨,乃是帮助奇蹟学员了解三百六十五课的深意,以及它们在整部课程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帮助学员将每日一课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否则《奇蹟课程》那些震古铄今之言可谓枉费唇舌,徒然沦为一套了无生命的学说。

作者简介

肯尼斯‧霍布尼克博士(Kenneth Wapnick, Ph.D. 1942~2013)

为最初与笔录者海伦共同编辑《奇蹟课程》之人。肯尼斯是临床心理学博士,深晓传统心理治疗的瓶颈,直到邂逅了《奇蹟课程》,才找到了他安心立命之处,决定终此一生为它服务,创立了「奇蹟课程基金会」,成为《奇蹟课程》的指定教学机构,开始了他讲授《奇蹟课程》的生涯。

《奇蹟课程》自七0年代问世以来,逐渐成为超个人心理学的圣经。有人曲解其意,为自己的理念撑腰;有人攀附《课程》,以一代宗师自居;也有人视之为致命威胁,大加挞伐;只有肯尼斯不为各种乱象所动,始终坚持以《奇蹟课程》的话来诠释《奇蹟课程》,且将形上理念与现实生活熔于一炉,四十年如一日,俨然成为《奇蹟课程》的中流砥柱。

内容连载

第六十一课
我是世界之光

本课的题旨援引了耶稣在福音中对门徒说的一句话:「你们是世上的光。」(马太福音5:14)在整部课程里,我们已多次读到,耶稣虽然不时採用传统基督教的观念,却每每赋予它们迥然不同的新意,本课即是一例。根据福音的记载,耶稣託付门徒一个任务──把光明带给「世界」;而这里所说的「世界」,指的是物质世界。

奇蹟学员若不清楚《课程》的形上原则,往往很容易把福音的训示和本课的深意混为一谈。请注意,耶稣在此并不是说我们应该把光明带给世界,因为根本没有世界这一回事。他说「我们是世界之光」,意思其实是说「基督之光在我们心中照耀着」。由于上主之子共享同一心灵,整个圣子奥体必也共享此一光明(圣子的「一体性」是这几课附带的主题,随后还会不断重述)。耶稣不会特别把光明託付给我们,要我们成为特殊的灵修人物,负起向世人传布光明的(特殊)任务。他的用意所在,乃是提醒陷于分裂幻相的我们,我们全是世界之光,因为我们同是上主的唯一圣子。仅仅一个标题,便足以修正小我灌输给每个人的自我概念「我乃是世界之黑暗」。这种极具毁灭性的自我概念,在后面的九十三课形容得更为不堪:「你认为自己是邪魔、黑暗与罪恶的渊薮。」(W-93.1:1)对此,我们的任务正是把这种幻觉带到自性的光明真理之内。

然而,如果我们心中怀有这类的念头:「我是世界之光,你可不是。我的存在与众不同,因着我的慈爱与神圣,我把光明赐给欠缺光明的你。」试看,这不是傲慢还会是什么!它充分显示出「我有你没有」的「属灵特殊性」之傲慢。耶稣在〈颂祷〉一文中特别提出「分裂取向的疗癒心态」:治疗师认定自己是治疗师,负起疗癒病患的责任,因而与病患划清了界线。下面这一段话所影射的正是那种「分裂取向的光明」:例如某人见多识广,受过较好的训练,或者比较聪明,天分较高。因此,他能治疗另一个低他一等且有待保护的人。……这怎么可能!它等于先假定两人之间的不平等,还得当作真理般地接受,再藉这不平等关系去帮助受害者恢复健康,安抚那饱受自我怀疑之苦的心灵;这怎么可能带给任何人真实的疗癒?……但你不可自封为传送疗癒这神圣礼物的使者。你只不过认出了自己与求助者原是同一个生命而已。他就是靠你这一体意识才能驱除自己心里的分裂意识,这才算是痛下针砭。给人一帖与病因无关的药方,实在没有道理,因那不可能真正疗癒任何疾病的。(S‑3.III.2:4~5; 3:3~4; 4:5~8)

一点也没错,真正有待疗癒的,是人的心内相信分裂的那个阴魂,不论它化身为何种形式。儘管如此,切莫忘了,疗癒的光明同时也在我们心内,只因我们心内并存着罪咎的黑暗与救赎的光明。只要我们选择了光明,不仅能疗癒自己,同时也疗癒了世界,因为基督之光只会照耀在圣子的一体生命内,故也仅仅只有一种光明。如果相信还有其他的光明存在,就表示我们已经落入了小我特殊性的圈套。要知道,它的骗局所要得手的,并非只限于分裂,还包括了特殊性企图掩饰的那个自我形象:「其实,我就是世界的阴影!」

正因如此,不仅在〈练习手册〉,整部课程都一再叮咛我们,我们的任务所在,就是提醒自己务必决心抵制小我的黑暗,活成世界之光。只要我们接受了救赎宣告的事实,自己就成了一记醒钟,激发其他人作出同一选择。为此,在本课一开始,耶稣就把我们光明的真实身分和那充满傲慢与错觉的阴森小我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1) 除了上主之子以外,还有谁堪称为世界之光?因此,这句话纯粹是声明你的真相而已。它与骄矜、傲慢或自欺的声明方式恰恰相反。它与你营造出来的自我概念也截然不同。它与你赋予偶像上的一切特质不可相提并论。它为你指出了,你仍是上主所创造的你。它只是声明真相罢了。

我先前提过,「我们仍是上主所创造的我们」这一主题的反覆铺陈,愈到后面,它的份量就愈重。在此,耶稣之所以再度为我们指出反面的现实,他不但要我们明白,我们确实深信不疑自己所「营造出来的(罪孽深重的)自我概念」;他还要我们谨记于心,这种自我概念其实正是抵制我们真实自性(也就是基督之光)的一种防卫机制。

(2:1~2) 对小我而言,今天的观念等于变相的自我膨胀。但小我丝毫不懂谦逊,常把谦逊与自贬混为一谈。

对小我而言,一句「我是世界之光」,就表示「我拥有你所缺少的东西」;同样的,谦逊对小我来说,不过是自我贬抑罢了。环顾世间,持有这一看法的之人,可谓比比皆是。传统基督徒为了表达谦虚,常会如此说:「我这可怜的罪人,只能凭靠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而得救。」东正教最常诵念的「耶稣祷词」,更为凸显出这种自贬的特质:「我主耶稣基督,上主之子,请垂怜我这罪人!」表面上看来,彷彿极其谦虚,骨子里却是极度的傲慢,因为它无异于宣称,在上主创造的神圣自性外,还有个与它毫不相干的罪恶之我存在。〈正文〉下面这段话一语道破了小我这种假谦虚:

小我的疯狂信仰中有一基本信条:罪绝不是一个错误,它是事实真相;纯洁无罪之说才是自欺欺人。纯洁被视为一种傲慢,承认自己罪孽深重,反而被视为一种圣德。这类教义存心否定天父为圣子创造的永恆不变的真相。这岂称得上谦逊?它其实是在暗中扭曲造化的真相,使它再也看不见自己的真相。(T-19.II.4)

(2:3~5) 谦逊意味着你只接受自己在救恩中的角色,绝不接受其他的角色。如果成为世界之光乃是上主降于你的大任,你却坚称自己不配,这并不是谦逊。坚称自己不可能负有这一任务,才是真正的傲慢;傲慢永远出自小我。

这一段话为我们带来了另一个重要主题:「任务」(function),它同时也是《奇蹟课程》的核心理念──我们的任务无他,只是亲自接受救赎,也就是接受自己虚幻的罪咎已被宽恕之事实。除此之外,不论是为了哪些人或做了什么事,完全非关此生的任务,因为究竟说来,外面根本没有别人。我们唯一的任务就是祈求耶稣帮助我们疗癒自己的心灵,终有一天得以领悟「上主之子原是同一心灵」这个真相。心灵一旦疗癒,我们便成了疗癒的象征,象征着所有人的正念都选择了光明而放弃黑暗。

如果我们不明就里,一味抓着《奇蹟课程》的表面文字而大做文章,那么我们所学到的很可能与耶稣的教诲背道而驰,重蹈了基督教及历史上许多教派的覆辙。这种典型的错误,只会助长「灵性特殊性」的气焰。可以说,这正是小我企图抵制「我们全是同一圣子」之真相最高明的手法了。

(3) 真实的谦逊要求你接受今天的观念,因为上主的天音亲自告诉你此言不虚。这是你接受自己在世的真正任务的第一步。也是你在救恩大业中正名定位的一大步。它正面重申了你得救的权利,确认了上主赐予你拯救他人的能力。

耶稣在〈正文〉多次提到,我们此世的任务只是宽恕或疗癒;唯有在天堂,我们才负有创造的任务。例如下文所言:

去为圣灵工作吧,因为你身负祂的任务。你在天堂具有创造的任务,同样的,你在世间也具有疗癒的任务。在天堂里,上主与你分享祂的任务,在这世间,圣灵也会与你分享祂的任务。(T-12.VII.4:6~8)

为此,本课所指的任务,即是为自己接受救恩,因之,圣灵方能透过我们而将救恩推及于世间每一个人。现在,我再重读一遍极具关键性的两句话:「这是你接受自己在世真正任务的第一步,也是你在救恩大业中为自己正名定位的一大步。」显然的,这个说法寓意着一个过程──我们无法一步升天。耶稣从不指望他的学生早上操练第六十一课,下午就疗癒了,甚至于到了晚上便恢复圆满生命,进入真实世界。简单说吧,我们才刚踏出改变自我形象的第一步。后文还会不断重申「过程」这个重要的观念。

(4) 今天你用心深思一下这个观念。它是对所有幻相、也是所有诱惑的最佳回应方式。它会把你营造的一切自我形象都带到真理前,帮你心无挂碍且目标明确地安心启程。

毫无疑问的,这段话再次阐述了「把黑暗带入光明,把幻相带到真相」的道理。我们先前已经讨论过,耶稣并不乐见我们把〈练习手册〉的观念当作「肯定语」,用来压制我们对自己的错误认知。他真正期待的是,我们好好正视种种妄见,看清心内那些可怕的自我形象与自我概念;而且与耶稣一起正视,就等于把它们带到耶稣的真理内。试想,如果我们根本意识不到妄见的存在,还有修正它们的机会吗?

再说一次,切莫将〈练习手册〉的话语当成覆盖小我妄念的「肯定语」。想一想,新时代之所以如此强调「肯定语」,无非就是企图利用真理来粉饰幻相;而这种企图,正是耶稣所要修正的。也因此,他才会在〈练习手册〉不断为我们点出反面的现实。当然,他不仅再三提醒我们有如此虚妄的自我形象,他也同样看重我们的光明真相。他叮咛我们不要利用真相掩盖幻相,而且要时时意识到自己是有选择的。我反覆说过《奇蹟课程》极为强调心灵的选择能力,箇中的关键就在于:如果我们不清楚自己有何选项,怎么可能作出有意义的选择?对此,耶稣一开始就把前提讲得清清楚楚:我们既有妄念之心,也有正念之心;前者代表满嘴谎言的小我之音,后者则是代真理发言的圣灵之音。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本文来自用户投稿或整理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刺梨占星塔罗刺梨占星塔罗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记得加这个v;hx-h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