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娑婆3:爱不曾遗忘任何人 (告别娑婆3:爱不曾遗忘任何人)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我们都在彼此前进的轨道上,即使看似分开
却注定终有一天,要在某个时刻、某个地点再次重逢
得到另一个享受美好关系、宽恕其中负面细节的机会
并学习看见对方的真相所是

如果你化解了小我,你将能更尽情地享受生活
那是因为你心灵中的无意识罪疚减少了
如果你的罪疚感较少,你就能更尽情地享受「每一件事」
你正在化解小我,那已经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了!

★众所期待!「告别娑婆」三部曲,终于到齐
★首度揭露!J兄(耶稣)及其妻马利亚在世时生活面貌,以及多玛斯、达太的生命课题
★什么是「加速版的灵修之道」,和十二种可「优先选择」的身体保健方法?
★台湾奇蹟课程读书会资深带领人 陈恕民、周玲莹,专文推荐

●高灵阿顿与白莎第三度来访!这一回,他们预言了哪些未来事件?

●除了白莎和阿顿,这次连两千年前J兄的门徒「多玛斯」和「达太」也来了!他们传递了什么重量级的灵修信息?

●首度揭露!J兄及其妻马利亚在世时的生活面貌:两千年前,J兄与马利亚皆已悟道,他们曾一起行走于水面上,并能使用「心灵传输」瞬间位移,J兄因此造访过印度、西藏、中国、法国,甚至英国巨石阵等地。

●无私分享!不高谈阔论灵修理论,葛瑞娓娓道来自己今生的宽恕课题:他如何走过婚姻低潮,并在离婚后,和现任妻子辛蒂相遇相惜?

【书中佳句摘录】

关于真宽恕:

「我们谈论的那种宽恕,是能化解小我的宽恕,能让你停留在永恆的当下状态。任何学习《课程》却不了解、并活不出宽恕的人,是平白浪费了时间。」

「如果人们透过真宽恕学习并解决了一个课题,那课题就不需要在来世出现,恶业将会消失。」

关于身体

「只要你仍貌似存在身体里,就必须去做一些身体需要做的事。」

「真正灵性的态度,是在健康身体与生病身体之间不加分别。」

关于宇宙

「宇宙并非奠基于一体的概念。它没有分崩离析,是因为每一部分都源自同一个投射,只有一个投射之境。」

「没有一个时空宇宙,只有一个时空宇宙的投射!」

关于前世记忆

「这些转世都是连续的梦,它们唯一的价值就是让我学习如何利用它们来宽恕。」

关于生命课题

「你可以藉由改变看待他人的方式,改变你自己的经验。」

「在任何一天中,好好把握呈现在你眼前的课题,那些就是圣灵想要你学习的课题。」

各界名家诚挚推荐

「这些叙述已跳脱了《奇蹟课程》原本古典式文字语法,更偏向于口语化、体验式的描述。我个人认为一方面能帮助一些学员在生活中更切身了解奇蹟的要义,也能帮助奇蹟讲师或读书会带领人更清晰的表达奇蹟课程的内容。」——陈恕民,奇蹟课程研习会及读书会资深带领人

「葛瑞以他自己离婚再结婚的婚姻状况作为全书主轴,笑谈他在前世、今生及最后一世悟道所面临的各种生命课题,尤其是亲人死亡的课题,在他运用『真宽恕』化解生命课题暗藏的无意识罪咎之际,同时也一併疗癒了前世、今生及来世的『共通课题』。」——周玲莹,奇蹟课程体验营带领人、《宽恕十二招》译者

「为了造福庞大读者群,葛瑞丝毫不遮掩地分享他的生活,让我们能和他一起以轻鬆又扎实的方式学习《奇蹟课程》,并渐次深入体验其内涵。」——罗杰‧芬特纳‧范福利里辛根(Rogier Fentener van Vlissingen),《圈成一个圆:白莎的多玛斯福音与奇蹟课程》(Closing the Circle: Pursahs Gospel of Thomas and A Course in Miracles
)作者

「这不只是一本书,还是一个入口、一个运输系统、一次心灵的重组。读完本书,我相信你会与你的真实自性更靠近。此外,葛瑞的幽默风趣更使得这本书值得推荐!」——隆恩‧霍尼克博士(H. Ronald HulnickPhD),加州圣塔摩尼卡大学校长、《忠于你的灵魂》(Loyalty to Your Soul: The Heart of Spiritual Psychology)作者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葛瑞・雷纳(Gary R. Renard

「告别娑婆」三部曲作者,全球知名奇蹟课程教师。

1951年生于美国麻州,原为职业吉他手。1990年代初期经历了强烈的灵性觉醒。1992年起,阿顿和白莎两位高灵开始以人类形象向他示现,后来他将这历经十年、共十七次与高灵上师的访谈,集结撰写成《告别娑婆》一书,甫一上市即登上各大畅销排行榜,甚至蝉连Amazon网路书店心灵类第一名,单日销售量更数度直追《哈利波特》。

过去十年间,葛瑞的演讲足迹已遍及二十四国与美国四十三州,在盐湖城、旧金山与芝加哥举办的「国际奇蹟课程研讨大会」里担任主讲嘉宾,并荣获颁发给对个人及灵性成长领域贡献卓着的「无限基金会灵性大奖」(Infinity Foundation Spirit Award)。着有《告别娑婆》、《断轮迴》、《告别娑婆3:爱不曾遗忘任何人》等书。

个人网站:www.garyrenard.com

译者简介

蔡孟璇

自由译者,东海大学外文系毕业,加州州立大学语言学硕士,曾任出版社编辑多年,并曾获两届梁实秋文学奖译文组评审奖。译有:《告别娑婆3:爱不曾遗忘任何人》、《真正的静心》、《觉醒之后》、《在生命的盛放处》、《释放更自在的自己》、《静心的疗癒力量》、《空性之舞》、《心灵能量》等书。

Email:[email protected]

目录

【推荐序】什么是你尚待完成的宽恕功课? 陈恕民
【推荐序】一次化解千世结 周玲莹
【自序】能为你省下大量时间的灵修法门

第一章 你比较想当什么呢?
第二章 中阴身之旅
第三章 次元的本质:剧本已完成,却未镂刻于石
第四章 一个悟道心灵的身体疗癒
第五章 多玛斯与达太的生命课题
第六章 葛瑞的生命课题
第七章 这一世的阿顿
第八章 白莎的最后课题
第九章 阿顿的最后课题
第十章 爱不曾遗忘任何人

【索引】 本书引文与《奇蹟课程》章句代码对照

序言

推荐序1

什么是你尚待完成的宽恕功课?
陈恕民(奇蹟课程研习会及读书会资深带领人)

奇蹟课程在我内心陪伴我已经十多年了,它让我似乎忘怀了之前的日子,一切已恍如隔世。如今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与人物都不会是我的焦点,让我感受最鲜明真实的,都是内心世界的交战或是宽恕的种种体验。我对于那在意识中永远无法理解的永恆真实生命,有着魂萦梦牵的渴望,但祂的答覆却是:「你所渴望的,其实就是你始终『拥有』,也是你始终『所是』之物。」(T-18.III.4:15)。

在这真实生命之上所添加的集体或个体虚假遮蔽─小我的一切,总是充满了致命的吸引力,常常令人「心不由己」被它牵引。于是,我学习到不再敢轻忽,若是内心没有时时连结那「光明指引」,也就是内在圣师─圣灵或是耶稣基督,很容易就会误入歧途,妄造出一个修练与体验的主体假相。究竟是「什么」在修练与体验? 是「谁」在回家? 这问题只待我彻底宽恕后,可能就会消失无蹤。

葛瑞作为白莎与阿顿这两位上师的学生,我能感受到他从撰写《告别娑婆》、《断轮迴》到这本《告别娑婆3:爱不曾遗忘任何人》,在不同的时期向两位上师(也是圣灵的化身)用心学习,心灵逐渐有其美好的进展,朝向「真宽恕」迈进。葛瑞书中多处分享内心体会的内容,与我长期教与学《奇蹟课程》的体验有甚多吻合的地方,这让我兴奋异常。

书中葛瑞分享自己的体悟:「而那个幻觉的答案无法透过我们的心智而找到,心智也就是小我最常用来让我们彷彿受困于此的东西。分裂是一种错误的虚妄经验,分裂的正确答案就在于以一个真实的经验取代它,在那样的情况下,你便不再是个分裂的生命存在,而是与一切创造合一,而那样的经验正是我们对所谓生命的『答案』。事实上,在那样的经验中是没有问题的,唯有『答案』存在。」这一段字句类似于我对「真宽恕」的体验,可以感受到他的确是亲身在实践这些形上理论,让这些理论与他的心灵融合在一起而有了这些经验分享。

这些叙述已跳脱了《奇蹟课程》原本古典式文字语法,更偏向于口语化、体验式的描述。我个人认为一方面能帮助一些学员在生活中更切身了解奇蹟的要义,也能帮助奇蹟讲师或读书会带领人更清晰的表达奇蹟课程的内容。因为作者以身作则的宽恕心态,会起示範作用,让大家对于将奇蹟理念具体运用在生活中会更加的有信心。我相信很多人会因为作者书中一再推崇《奇蹟课程》而引发兴趣,开始研读及操练这部奇书,实为一大贡献。

书中第四章是「一个悟道心灵的身体疗癒」,本章内容对奇蹟学员而言,可能会感觉到某些疑虑,因为奇蹟课程中一再强调「我不是一具身体」。葛瑞首先分享了他晚上入睡前心灵调整至治疗模式的方法,这与宽恕理念并无不同。接着两位上师告诉他:「身体既不曾活过,故也不会死;它容纳不下你,因你是生命。」但建议了作者可「优先选择」十二项身体保健之道,然后同时操练宽恕。

其实「层次混淆」就是人间最大的问题,世界已经分不清楚心灵与身体是属于不同的层次─是心灵妄造出了身体,故心灵也可以当下治癒身体,而身体却无法治癒心灵。第四章的标题其实已经点明了是「一个悟道心灵」在治癒身体,而悟道者是不会有层次相混的问题的,因为他已了悟他是灵性,而非幻化之身。身体只是学习的工具,但工具仍需保养以维持它正常的运作功能,以善尽其用,就算有一日工具毁坏了也不会苦恼执着的。

所以重点不是在于需不需要按时运动、需不需要吃保健食品等等,而是在我们认为自己的生命到底是什么? 是这一具会老会死的身体? 还是我们是上主之子永恆的生命? 对于世界中的生活,是执着认同或厌恶抗拒? 还是可以正常的使用身体,过正常的日子? 只要能够本着无害不伤、慈悲以待的心态,就可以行一些调虎离山之计,在日常中让身体做一些无伤大雅的事儿,或是做一些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运动保健一番,但这些毕竟都不是可以拯救我们或是让我们得到平安幸福的依靠(即小我的「偶像」)。心里明了身体并不是真正的我,这些事对实相而言是毫无意义的。

很感谢葛瑞将这些经验写成文字,而且勇敢公诸于世,不怕被世人评论。即使他的「特殊」际遇,曾使得他在因《告别娑婆》而一举成名后饱受攻击。他还是很诚恳的在本书中将他的心路历程描述得更完整,他内心清楚:就算是遭受了批评攻击,也与别人无关,只与自己「尚待完成的宽恕功课」有关,所以必须勇于负责。至于仍会时时冒出的小我罪咎与恐惧之念,只要能够正视并且宽恕,它就会像梦幻泡影般冒完就没事了。

推荐序2

一次化解千世结
周玲莹(奇蹟课程体验营带领人、《宽恕十二招》译者 )

有三个家伙置身地狱,他们被地狱之火烧烤着,其中一人说:「嘿! 看来我们会在这里待一阵子。我们来自我介绍,彼此认识一下吧!」

第一个家伙说:「嗨,我的名字叫雅各,我是个拉比(即:学者),我会落入地狱是因为我瞒着老婆偷腥。」第二个家伙说:「我的名字是比尔,我是个修士,我会落入地狱是因为我讨了一个老婆。」第三个家伙说:「我的名字是乔伊,我是个《奇蹟课程》学员,我其实并不在这里。」

这是作者葛瑞向他的二位上师说的一则笑话。表面上,好似嘲讽奇蹟学员中了灵修毒瘾,不愿正视自己和问题,比学者和修士更假道学;事实上,他用幽默诙谐的方式,画龙点睛地道出灵修经典《奇蹟课程》的核心观念:生命与身体是两回事,身体不是真的、故不存在,正如世界也不存在,纯粹是小我的心灵投射出来的。因此,连地狱也不可能是真的,无须太当真,不妨一笑置之。

葛瑞一再以他独特的幽默诙谐方式,跟他的二位高灵上师藉由一系列的轻鬆对话,讲解《奇蹟课程》深奥难懂的奇蹟讯息,这些讲解为不少灵修人士节省了大量的摸索时间,同时也使资深的奇蹟学员终能从人生梦境中觉醒。

当然,这些都只是理论,若仅止于知道却做不到,最后势必沦于终日争辩是非对错,反而无意中强化小我的偏执,对自己的生命疗癒并无多大助益。唯有将那套理论落实于现实生活中,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突破小我的知见,看穿眼前世界的虚妄,并觉醒于早已真实存在的世界和自性。

为此,在《告别娑婆3:爱不曾遗忘任何人》一书中,葛瑞以他自己离婚再结婚的婚姻状况作为全书主轴,笑谈他在前世、今生及最后一世悟道所面临的各种生命课题,尤其是亲人死亡的课题,在他运用「真宽恕」化解生命课题暗藏的无意识罪咎之际,同时也一併疗癒了前世、今生及来世的「共通课题」,这印证了《奇蹟课程》所说的:「既然没有过去或未来,那么投胎一次或多次的说法就失去了意义。」(M-24,1:2)

面临自己好几世高潮迭起的生命课题,葛瑞总能以轻鬆、幽默的方式笑看人生,时而调侃自己,时而调侃他的二位上师,让身为读者的我们不禁莞尔一笑,进而兴緻盎然地一章章翻阅下去,并在最后看完阖上书本时,内心默默兴起操练「真宽恕」的决心与愿心。

无论身处哪一世,每个人都有那一世大大小小的生命课题等着挑战。每一个课题无不殷殷呼唤我们:嘿! 别忘了,你不是小我,你是灵性,从生命课题的「肇因处」着手去宽恕吧!

即使事发当时,忘了宽恕而把它当真时,永远可以在事后宽恕的,这是我们最简单的宽恕。我们所要做的事,就是轻鬆自在地去宽恕,然后在自己内心以真相取代它。

宽恕时,轻鬆自在的感觉十分重要,这表示我们不再把小我太当真了,《奇蹟课程》﹤练习手册﹥打从第一课开始就一再如此提醒我们,期盼我们能培养笑看人生的轻鬆心态。是的,让我们在轻鬆中宽恕,在宽恕中鬆绑自己和别人,就这样一路宽恕到天堂吧! 祝福你我!

自序

能为你省下大量时间的灵修法门

这本书谈的是灵修(spirituality),真实的灵修,而非过去二十年来在大众媒体间流行的那种灵修。现今的灵修已经完全与自救运动(self-help movement)混为一谈了。等你读完这本书,你就会明白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也会明白为什么只有其中一种能让你幸福。

能为你节省大量时间的灵修,与做不到这一点的灵修之间有个很大的差别─能为你节省时间的灵修会引介你化解小我(ego)这一概念,并且告诉你如何执行。「小我」是如佛教与灵修经典《奇蹟课程》里所详述的一样东西,而且这两者对它的描述有着极为惊人的相似之处。事实上,你会发现,虽然《奇蹟课程》使用了基督教词彙对西方人进行讲述,但是佛教与《奇蹟课程》之间的相似之处,比基督教和《课程》之间的相似处更多。

在此,我们暂且不深入探讨化解小我所必须了解的个中差别与应用方法,这我们稍后将会讨论到,现在,让我们先将小我视为一种概念与经验,一种不知怎地从我们的终极源头(Source)分裂而出的东西,一种已经发展出个人化存在的东西,拥有它自己的身分认同,与其源头并非一体,但我们却相信它是真实不虚的。加速版的灵修原则着重的焦点就是化解小我,那个立基于分裂概念的小我。

你若能化解那虚妄的你,也就是小我,那么留下来的一切就是真实的你。你不必苦苦挣扎去做真实的你,也不需要进化,真实的你已经是完美的了。你需要做的,是去除让你无法经验和表达那份完美的障碍。顺带一提,那份完美与这个娑婆世界毫无关联,它是某种不属于这世界的东西。

有一些人,包括公认为聪明过人、备受尊崇的科学家们,都会教你「与你的小我做朋友」,这真是个可爱的想法! 唯一的问题是,你的小我对和你做朋友根本不感兴趣。你的小我想要杀了你,如同《奇蹟课程》这部由耶稣(本书称为J兄)向心理学家海伦.舒曼(Helen Schucman)口述的着作所说:「因此,每当你以爱心与人互动之际,小我很可能大肆攻击你,因为它早已断定你没有爱心,而你竟然违反了它对你的评论。只要你的意向与它对你的看法不符,小我便认为你居心叵测而攻击你。这时,它的猜忌狐疑会顿时转为心狠手辣,因为它反覆无常的本性会变本加厉。」

本书不会试图让灵修变得面目全非,这是一本关于回归灵性故乡的书,一本关于实相的书,而那个实相是爱,当然,不是世人传统上认为的那种爱,而是一种难以解释、只能亲身体验的爱。那也是历史上所有伟大的神祕家以他们的慧见为我们指出的方向,而他们却深知那是一种无可言说的爱。儘管如此,我们依然能在自己以肉身示现于此的时候,体验这份实相。我们不是身体,即使外表与感觉上像是具身体,我的目的并非要否认人们对自己是一具身体的体验,而是单纯地想要说明:这是一个错误的体验。

我们对时间的体验亦是如此。我们对时间的体验是线性的─循序地从过去到现在做过的所有事,但那也是一种错误的体验。真相是全像式的(holographic),一切其实已经发生了。如果一切皆已发生,那么你便不能一路创造出各种东西。你没有机会创造出那些本来已是的东西,因为你在时间初始之际已经做过这件事了。每一件看似发生在那之后的事件,其实都已成定局。多数人不喜欢这种概念,然而这样的概念其实是某种思想体系的一部分,如果他们能了解并且好好运用这个体系,便能在他们虚幻的经验之内节省大量的时间。

对于我们会体验到什么,我们并非总是能有所选择,但是对于如何去体验,却可以由自己选择。那选择的核心要义就存在于宽恕之中,那是一种如佛陀和耶稣那样伟大的老师所体现的宽恕,而不是世人传统上认为的那种宽恕,然而我们一旦能学会它、实践它,它将能够化解小我,带领我们回到真正的家园,那与我们的终极源头本为一体的家园。这就是过一种加速版的灵修生活,因为它很省时,而且是大量地省时,能够为你省下无数世的修行时间,那些生生世世只不过是我们执以为真的一连串梦境罢了。生命的答案就在于将那表面上看似天人分裂的生命、空间性生命的错误体验,以成为完美灵性的真实经验取而代之,这不光是非空间性的经验,更是一举超越时空宇宙的。那样的经验即是理想的灵修所指示的方向,而那的的确确就是人生及其最艰难问题的解答。

要获得这种实相的经验,也就是与上主的完美一体,需要的是不妥协的态度。对于《课程》里的教诲,本书不接受任何妥协,因为我的老师拒绝对那些教诲做出妥协,所以我也必须起而效法,如同《课程》在︿教师指南﹀中指出的:「这世界试过上千种方法企图让两者并存,将来还会继续如法炮制。但上主的教师绝对不会接受任何一种妥协的观点,因为上主是不接受任何妥协的。」

基于同样的精神,接下来的内容将呈现发生在二○○六年底到二○一三年初之间的真实事件。除了我个人的叙述文字与注解之外,全书皆以三人对话的架构来进行:葛瑞(也就是我),以及阿顿(Arten)和白莎(Pursah)两位在我面前化为人身的高灵上师。我个人的叙述部分,只有在我必须插话的情况下才会简单地标上「注」字。此外,你会看见许多斜体字,那表示发言者想要强调的部分。

你并非绝对要相信高灵上师的示现,才能从这些内容的讯息获益,我个人也不在乎你真正的想法,然而我可以担保,如果没有这些来自上师的启发,像我这样一个教育程度不高的凡夫俗子,要写出这些内容是极其不可能的。无论如何,我都交由你自己来决定,你可以选择对本书的来源抱持任何看法。

我已经尽全力正确呈现本书内容,但我仍是不完美的,因此本书也不会是完美的。如果书中有任何谬误,当然错误应完全由我承担,而非归于两位来访者。此外,这些讨论内容的记录是随着便于观察的「真实生活」时间轴进行的,但它并非一直是线性的,有时是全像式的。在几个少数的情况里,较早说过的事会被收录至稍后的内容里,或者后来提及的事会较早呈现。若非接受上师的指引,我绝不会做出此一决定或与本书有关的其他安排。

书中引用的《奇蹟课程》章句,包括每一章开头的引文,都列于本书最末的「章句代码索引」中。对于祕传这部《课程》的「那声音」,我心怀无尽的感激,其真实身分也会在本书讨论到。

我想要谢谢四位促成本书诞生的功臣:感谢我的第一位经纪人苏.伯格(Sue Borg),她的杰出能力让我有机会获邀在多种不同场合进行公开演说,更有余暇向我的老师学习。感谢珍.库克(Jan Cook)─我的朋友和第二位经纪人,说她是天赐的礼物一点也不为过。感谢我的前妻凯伦(Karen L. Renard),她已经成为我的良师与益友。我还要感谢另外一个人,你会在书中读到她,同时揭开阿顿在这一世的身分。

LHFNO(译注:本书原文书名Love Has Forgotten No One的缩写),很多人已经这样称呼这本书了,它引用了许多《奇蹟课程》里的内容,这些我都会在书中加以标示,让你日后选择研读《课程》时方便查询。我和出版社也想要向位于加州米尔谷(Mill Valley)的《课程》出版单位─心灵平安基金会(Foundation for Inner Peace),以及在加州德美古拉(Temecula)、肩负教学任务的奇蹟课程基金会(Foundation for A Course In Miracles) 致谢,数十年来,他们一直默默从事着这份重要的工作,已经成功将《奇蹟课程》推广至全世界的各个角落。

最后,虽然我与奇蹟课程基金会的创办人葛罗莉亚.霍布尼克(Gloria Wapnick)与肯尼斯.霍布尼克博士(Kenneth Wapnick)并无结盟关系,我也想藉此机会表达我对他们的由衷感谢,本书的许多内容即取材自他们的作品。早在我开始灵修的初期,我便是透过阿顿与白莎的指导而习霍布尼克博士的教导,因此本书难免自然而然地反映出我所有的学习经验。

─葛瑞.雷纳(Gary Renard)
沐浴在南加州豔阳下,距夏威夷仅五小时

内容连载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本文来自用户投稿或整理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刺梨占星塔罗刺梨占星塔罗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记得加这个v;hx-h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