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遵圣谕辟邪全图》图集共32幅,于1891年在长江沿岸各城市广为流播,现存原件藏大英博物馆。 作者周汉(周振汉),字铁真,笔名“周孔徒”,湖南宁乡县人。青壮年时期,曾在新疆湘军中佐刘锦棠帮办营务,后升任陕甘候补台。 光绪十年(1884),周振汉告病假回湘,看到外国传教士的罪恶活动十分愤慨,遂于光绪十七年(1891)春,刊刻朱墨套印的通俗图画《天猪教》(天主教谐音)。书中将洋人(传教士)写成“羊人”,将“甘心充当内奸”的本国教士写作“猪羊鬼之子孙”。图画上绘有一恶形猪精,又一壮汉手持大刀作屠猪精形状,另一壮汉将《新约》、《旧约》投入火炉中焚烧,观者无不欢欣鼓舞。图画旁有对联云:“什么天主教,妄称天父天兄,伤天理,灭天伦,何时遭天遣天诛,天才有眼;这般地方官,都是地棍地痞,拉地丁,抽地税,他日看地崩地裂,地也无皮。”此后的两三年间,周振汉还陆续刊印了《齐心拼命》、《谨遵圣谕辟邪》、外附全图《鬼教该死》、《棘手文章》、《擎天柱》、《灭鬼歌》、《禀天主邪教》等宣传品,其中仅《鬼教该死》在湖南便印了80万册,利用善堂作为发行机构,遍及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外国传教士害怕宣传品流传会激起群众公愤,一面全力收购周振汉刊印的宣传品,送交各国领事,并寄往各自国家通报情况,一面在报上肆意诬蔑中国为“半教化之国”。 光绪十七年(1891)九月,美国驻华公使首先联合其他列强“警告”清廷总理衙门说:“中国朝廷士大夫阶级中的反洋人和反基督教分子,正在系统地煽动仇恨,这些分子的大本营和中心是湖南,但他的宣传品传播到整个帝国之内。”德国驻北京公使曾亲自持周振汉的宣传品要挟总理衙门,要求惩处周振汉。迫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威胁,清政府总理衙门一再函电责成湖广总督张之洞处理周振汉并将结果上报。张之洞对参办周振汉有所顾忌,故建议总理衙门将周振汉调赴总理衙门差委,然后仍旧发往新疆军营,这样便“自无教堂可闹”。然而总理衙门不允,张乃派湖北督粮道恽祖翼来湖南提讯周振汉。 次年,恽祖翼到长沙,周振汉早经回避,便将长沙3户替周振汉刊印书册的刻字店永行封禁。其中除一户主因早置身政外,其他2人各杖80枷号3个月。恽随后赴宁乡传来周振汉亲属邻保,出县保结;宁乡知县出具印结,务将周汉“查传到籍管束,不准再来省城”。又饬令长沙府、县派差长途追缴周振汉各种宣传品的版本。陆续缴到各种木刻31面、25块,一并携回汉口,由张之洞委令销毁。 光绪二十三年(1897)底,德国派兵侵占胶州湾,周振汉听到消息处,立刻从宁乡来到长沙,又刊印大量揭贴、歌谣,劝人速将“耶稣妖巢”(指教堂)焚烧。次年初,英国领事就此照会湘抚陈宝箴,要求“刻即赶紧将造贴之人周汉拿押究办,免生意外之虞”。陈宝箴命宁乡知县将周振汉查传来省,当宁乡知县朱国华等到达他家中时,他从揭贴堆中选取教纸对朱说:“此皆我自撰自刻,不累他人。”周振汉被拘离宁乡后,宁乡县试生罢考,要求朱国华上书巡抚立即开释周汉。 周振汉在长沙候审时,将陈设器物打毁一空,又将候审委员扭住关闭一室,不许外出,以示反抗。面对各方舆论声援,陈宝箴深感不易应付。适值张之洞来电,陈顺势请求将周汉移往湖北处理,张不答应,陈再度以湖南民情激昂,不便处理为由,把包袱推给张之洞。张急复电表示:“若周振汉解鄂,断无人敢审”,“务望速在湘省了之”。陈宝箴势成骑虎,只得借张之洞之词,以“疯癫成性,煽惑人心”为由,将周汉发给司狱加以监禁。 周振汉在狱中书有供词3件,自狱中寄出,群众即为刊印。题名“天柱地维”,注明系“湖南七十六厅、州、县绅士庶民公刊”。 周汉入狱两年后,义和团运动爆发。翰林科道左绍佐等在北京议将他释放,称他为湖南义师,但未被采纳。光绪三十三年(1907),同盟会员宁调元被捕入狱,和周振汉同羁一室。周汉为宁作书云:“余年六十,一生为虾戏达欺,不绝灭外来侵凌,余死不甘心。”次年,湖南巡抚岑春蓂允将周汉释放,他拒不出狱。宣统二年(1910)重病狱中,为亲属强行接回家中,不久逝世。
微盘下载:谨遵圣谕辟邪全图.The cause of the riots in the Yangtse Valley.周汉编.1891年
百度云下载:谨遵圣谕辟邪全图.The cause of the riots in the Yangtse Valley.周汉编.1891年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围绕《谨遵圣谕辟邪全图》和《The cause of the riots in the Yangts》这两本书籍展开讨论,探讨了它们在书籍收藏中的重要性及其背后的文化、历史背景。文章首先介绍了《谨遵圣谕辟邪全图》的背景和内容,接着分析了《The cause of the riots in the Yangts》的核心内容和其影响。随后,文章探讨了书籍收藏的个人价值以及这两本书如何体现了收藏者的品味与对历史的关注。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本文旨在为读者展示这两本书籍在书籍收藏中的独特地位及其背后的深层意义。
1、《谨遵圣谕辟邪全图》的背景与内容
《谨遵圣谕辟邪全图》是清朝时期的一部重要文献,这本书籍集成了许多关于辟邪和护国的图解与文字。书中详细描绘了当时流行的各种辟邪符咒和禁忌,这些内容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神秘力量的信仰和文化。书中的图示展示了如何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祈福和避邪,这些传统的习俗在当时的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书籍的背后,清朝政府对于民间信仰和风俗的管理有着严格的规定,《谨遵圣谕辟邪全图》正是这些规定的体现。通过这本书籍,政府希望能够规范民间的宗教活动,同时也展示了清朝对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视。此外,这本书籍也作为一种宣传工具,向百姓传递了国家对于安全和稳定的期望。
在收藏角度来看,《谨遵圣谕辟邪全图》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清朝时期文化和宗教观念的一个缩影。收藏这本书籍的意义在于能够保存和传承当时的文化和历史,使后人能够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的风俗和信仰。
2、《The cause of the riots in the Yangts》的核心内容
《The cause of the riots in the Yangts》是一本详细探讨长江流域骚乱原因的书籍,书中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实地调查,揭示了导致这些骚乱的深层次原因。书籍的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力图从多角度解析这些复杂的社会现象。
这本书籍的核心在于其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分析,通过对长江流域不同地区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的分析,书中提出了骚乱背后的经济压力、社会不公以及政治腐败等多重因素。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了广泛的社会动荡。
从收藏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籍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历史价值,还在于它提供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见解。收藏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社会动荡的原因,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对这些历史事件的了解可以为当前的社会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3、书籍收藏的个人价值
书籍收藏不仅仅是对纸质资料的保存,更是个人文化素养和审美品味的体现。通过收藏不同领域的书籍,收藏者能够展示自己对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独特理解和热爱。在收藏《谨遵圣谕辟邪全图》和《The cause of the riots in the Yangts》这类书籍时,收藏者不仅能够获得学术上的满足,还能在精神层面上获得充实。
此外,书籍收藏也是一种历史的传承。通过收藏那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书籍,收藏者能够为后代保存和传递文化遗产。这种传承不仅限于书籍本身,更是对书中所蕴含的知识、思想和历史的传递。
收藏书籍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收藏者在选择和研究书籍时,能够深入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历史背景,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这种过程不仅增强了个人的学术能力,也丰富了个人的文化生活。
4、书籍在收藏中的地位与意义
在书籍收藏中,《谨遵圣谕辟邪全图》和《The cause of the riots in the Yangts》这两本书各具特色,代表了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谨遵圣谕辟邪全图》体现了古代社会对辟邪和安定的重视,而《The cause of the riots in the Yangts》则反映了对社会动荡原因的深入研究。这两本书籍不仅丰富了收藏者的藏书,还增加了收藏的多样性和深度。
书籍在收藏中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历史价值,还取决于它们在收藏者个人收藏体系中的作用。通过对这两本书籍的收藏,收藏者能够将其纳入到一个更大的收藏背景中,从而提升整个收藏体系的完整性和价值。
总的来说,书籍收藏不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探索。通过收藏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书籍,收藏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历史,同时也为后代保存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总结:
本文对《谨遵圣谕辟邪全图》和《The cause of the riots in the Yangts》这两本书籍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它们在书籍收藏中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对书籍背景、内容、个人价值及其在收藏中的地位的讨论,文章展示了这两本书籍如何体现了历史和文化的深层次内涵。
书籍收藏不仅仅是对纸质文献的保存,更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收藏者通过对这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书籍的收藏,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藏书,也能够为文化和历史的延续做出贡献。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够为书籍爱好者和收藏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