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志(上册)地理 政治_2010版_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宜春市志(上册)
内容简介: 一、本志记述时限上限不限,下限一般截止2007年,个别记述延至2009年。记述范围为宜春市行政区域。 二、本志坚持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相统一的原则,力求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宜春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以为“存史、资治、教化”之用。 三、本志以类系事、事以类从。结合社会分工,划分门类。彩色图照集中置于志首,黑白图表随文。架构一般为卷、章、节、目四个层次,个别目下设子目。
编纂人员:龚建华 , 舒建勋 , 黄渭高
编纂单位:宜春市人民政府 , 宜春市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时间:2010年
出版单位:方志出版社
ISBN:978-7-80238-841-3
· 宜春市志(上册)地理 政治_2010版_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宜春市志(上册)地理 政治_2010版_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宜春市志(上册)地理政治_2010版_》是对宜春市地理与政治情况的详细记载,包含了宜春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政治结构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本书不仅仅是对宜春市的地理政治状况的陈述,更是对这片土地深厚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从地理位置、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到行政区域划分、政治制度、领导架构等政治内容,书中无一不展现了宜春市的独特魅力和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解析《宜春市志(上册)地理政治_2010版_》的具体内容,并结合该书的历史意义与价值进行总结。
1、宜春市的地理环境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部,地理位置优越,作为连接江西其他城市与周边省份的重要枢纽,宜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地处北纬27°30’—28°45’,东经113°30’—115°00’之间,地理坐标使得宜春在气候、交通和生态上具备独特优势。山地、丘陵、盆地交错的地形构成了宜春的地貌特色,形成了丰富的自然景观。
在自然资源方面,宜春市丰富的矿产资源尤为突出,铜矿、钨矿、石灰石等矿产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此外,宜春的水资源也相当丰富,多个水库和河流贯穿全市,为农业和工业提供了良好的水源保障。
从气候来看,宜春市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年平均气温适宜,具备发展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得天独厚条件。由于良好的气候和水源条件,宜春市的农业一直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特别是茶叶、稻米和水果等产品享有较高声誉。
2、宜春市的历史与沿革
宜春的历史悠久,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早在秦朝时期,宜春便开始设县,并在后来的历史中逐渐发展壮大。唐朝时期,宜春被设为“宜春郡”,成为了江西西部的重要行政区划。在中国历史上,宜春曾经历过多次政权更迭,历代统治者在此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
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宜春的经济和文化开始全面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宜春逐渐成为了江西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宜春的“茶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至今仍是宜春文化的代表之一。
进入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宜春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原有的历史遗产和文化积淀逐渐转化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宜春市志》中的历史部分,详细记载了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发展趋势,呈现出一幅宜春市从古至今的历史画卷。
3、宜春市的政治结构与行政区划
宜春市作为江西省的地级市,其政治结构和行政区划的变迁历程,映射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典型路径。早期的宜春是一个由县级单位组成的行政区域,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逐渐设立为地级市,标志着其政治地位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宜春市的行政区划不断调整,辖区内的县、区划分逐渐完善。
《宜春市志》详细记录了宜春市各类政治实体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区划演变到近年来的乡镇合并等变动,书中通过大量数据和实例,生动地再现了宜春市行政区划调整的历史轨迹。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宜春市政府的组织架构、职能分工以及近年来政治体制改革的举措。
宜春的政治结构也紧跟时代潮流,近年来政府注重加强与民众的沟通,推动政务公开、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工作。这种转型不仅仅体现在行政区划的调整上,更体现在政治理念的变革和对民生的关注上。
4、宜春市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在《宜春市志》的分析中,未来宜春的城市发展面临着多个方面的挑战与机遇。首先,宜春市的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尽管宜春的矿产资源丰富,但其传统工业也面临着环保压力和资源枯竭的风险。因此,如何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如何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宜春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其次,宜春的城市化进程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人才吸引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如何通过加大投资、吸引外资及培养本地人才,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将是宜春市面临的又一重要任务。
最后,宜春市的社会管理也需要适应新的发展需求。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多样性的增强,如何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如何进一步提升市民的幸福感与满意度,是未来宜春市政府必须思考的问题。
总结:
综上所述,《宜春市志(上册)地理政治_2010版_》不仅仅是一本地方志,它通过详实的地理、历史与政治资料,呈现了宜春市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及其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通过本书的深入研究,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宜春市的历史根基、地理优势及未来发展潜力。
展望未来,宜春市将继续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禀赋,推动经济、政治、社会各领域的全面进步。而《宜春市志》作为这座城市历史的见证,必将成为了解宜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重要文献。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