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县供销合作社志(1991-2005) 2006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武宁县供销合作社志(1991-2005)
内容简介: 一、《武亍县供销合作社志》(199l~2005)(以卜简称本志)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以史实为依据,尊重历史,实事求是进行编纂。 二、突显供销合作社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特点,本志编写重点在农村,着重记述扶助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举措和业绩。
编纂人员:周平荣 , 王俊 , 董永平
编纂单位:武宁县供销合作社社志编纂委员会
内容时限:1991-2005
出版时间:2006年
目录
封面
武宁县供销合作社志
图片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组织机构
第二编 经营
第三编 管理
附录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概况
附录二:各项经济指标
附录三:《武宁县供销合作社志》编纂委员会委员名单
编后语
版权页
· 武宁县供销合作社志(1991-2005) 2006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武宁县供销合作社志(1991-2005) 2006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本文将围绕“武宁县供销合作社志(1991-2005) 2006年版”展开详细阐述。首先从合作社创建历史、组织结构和发展历程、经济业务及社会效益、文化建设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合作社在过去15年中的发展与变化。最后通过总结归纳,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画面。
1、合作社创建历史
武宁县供销合作社创建于1991年,是当地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旨在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增加收入。在创建之初,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合作社逐渐壮大,成为当地乡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合作社的创建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创建初期的艰难岁月、逐步发展壮大的阶段、走向稳定发展的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合作社成员的努力和奋斗,见证了合作社从无到有的历程。
2、组织结构和发展历程
合作社的组织结构包括理事会、监事会、财务审计委员会等机构,各自发挥着不同的职能和作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合作社不断完善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水平,确保了合作社的正常运转。
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先内部后外部的发展规律。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合作社逐步建立起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模式,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经济业务及社会效益
合作社的经济业务主要包括农资供应、产品收购和销售等,为农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通过开展各种经济活动,合作社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还为当地农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经济效益的同时,合作社还注重社会效益的实现,积极参与扶贫帮困、文化建设等公益活动,为当地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4、文化建设
合作社重视文化建设,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培训班,提升合作社成员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养。同时,合作社还注重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当地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文化建设不仅是合作社的内在需求,也是推动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文化建设的引领下,合作社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总结:
“武宁县供销合作社志(1991-2005) 2006年版”记录了合作社15年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合作社的成长与变迁。通过深入分析合作社的创建历史、组织结构和发展历程、经济业务及社会效益、文化建设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合作社的不断壮大和完善,为当地乡村经济的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为合作社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