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县供销合作社志 1990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文水县供销合作社志
内容简介: 一 本志上限起于县供销合作社之开端,下限至1985年。与供销合作社相关联的农村私营商业,追溯到清末及民国时期。 二 本志遵循“详今略古”的原则,重点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供销合作社的发展状况。
编纂人员:李方唐
编纂单位:山西省文水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出版时间:1990年
目录
封面
文水县供销合作社志
图片
《文水县供销合作社志》编纂领导组名录
《文水县供销合作社志》编纂录
目录
序
凡例
概述
第一章 大事记
第二章 建国前的农村私营商业
第三章 机构沿革
第四章 购销业务
第五章 民主管理
第六章 经营管理
第七章 财务管理
第八章 对农村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九章 干部、职工队伍
第十章 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
第十一章 附录
版权页
· 文水县供销合作社志 1990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文水县供销合作社志 1990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文水县供销合作社志(1990年版)》是一部系统记录文水县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历程的志书,是地方经济史、社会史与农业合作史的重要文献。全书以翔实的资料、严谨的结构和独特的地方视角,全面反映了文水县供销系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建设历程与改革探索。从机构沿革到经济布局,从服务“三农”的使命到改革开放后的创新实践,该志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经验的总结。本文将从“历史沿革与体制构建”“经济职能与服务拓展”“改革开放与现代转型”“文化精神与社会贡献”四个方面,对《文水县供销合作社志(1990年版)》进行深入解读,力求展现其时代价值、学术意义与现实启示,为理解中国县域供销体系的历史脉络提供系统视角。
1、历史沿革与体制构建
《文水县供销合作社志(1990年版)》首先以宏大的时间纵轴梳理了供销社的历史沿革。从民国时期的初创萌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全面发展,文水县供销合作体系经历了从分散的民间合作组织到政府主导的经济机构的演变。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国家经济政策的变迁,也反映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1950年代,文水县供销合作社体系逐步建立。全县供销组织相继恢复与扩充,形成了以县社为龙头、基层社为基础的三级管理体系。志书详细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组织架构、人员配备、财务制度与物资调配机制,为研究地方行政体制与经济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到了1970年代末期,随着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文水县供销合作社的体制逐渐走向灵活多元。志书不仅记录了组织的调整与整合,还展现了地方政府在指导下探索供销体制与集体经济结合的新路径。这一历史演进,为后续的经济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2、经济职能与服务拓展
供销合作社的核心职能在于联通城乡、服务农业。《文水县供销合作社志》对这一职能的阐述尤为详尽,特别强调了其在物资供应、农产品收购和市场调节中的枢纽作用。20世纪60至80年代,供销社承担着农民生活资料供应、农副产品收购以及价格调控的重要任务,是连接国家经济计划与农民生产生活的关键环节。
志书具体记载了文水县供销系统下属的百货、粮油、化肥、日杂等公司和门店的运营状况,通过数据展示了经济总量的逐年增长。这些内容不仅呈现出供销体系的经济活力,也体现了其在农村经济网络中的综合服务功能。
随着时间推移,供销合作社逐渐从单一的物资供应转向综合性服务体系建设。志书反映出文水县供销社在农技推广、资金互助、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拓展,显示出其从传统流通机构向现代农村服务组织的转变。这一变化为地方农业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3、改革开放与现代转型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文水县供销合作社志》记录了供销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我革新。面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松动,文水县供销社积极调整经营思路,推行联营、股份合作、承包责任等制度,探索从“统购统销”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转变。
志书指出,1980年代后期,文水县供销社在体制改革中引入了竞争机制,部分基层社实现了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这种改革不仅激发了市场活力,也促进了供销社的经营创新。例如,供销系统创办的服务型企业、农机站和农资配送中心,成为地方经济的新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志书》还总结了改革中的问题与经验。面对市场化带来的冲击,供销社一度出现资金紧张、经营分散的局面。但通过制度创新与政策扶持,供销体系逐步重塑品牌形象,实现了从传统供应网络向综合服务平台的现代化转型。
4、文化精神与社会贡献
《文水县供销合作社志(1990年版)》不仅是一部经济史料,也是一部精神史记。志书以生动的语言记录了供销系统职工的奉献精神与服务情怀。无论在自然灾害还是物资紧缺时期,供销人始终坚守岗位,保障城乡物资供应,体现了“为农服务、为民分忧”的集体精神。
供销合作社不仅是经济组织,更是农村社会文化的纽带。志书记载了供销系统在支持地方教育、医疗、扶贫等社会公益方面的积极作用。例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水县供销社多次组织捐资助学、支援农村电气化建设,这种“服务农村、反哺社会”的文化传统成为其持久影响力的重要来源。
此外,《志书》还通过人物专记和经验总结,展现了基层干部的奋斗历程与集体智慧。这些鲜活的故事构成了供销文化的重要内涵,也为后人提供了精神借鉴。供销合作社的文化价值,正是在这种历史积淀中不断延续与升华。
总结:
综观《文水县供销合作社志(1990年版)》,其不仅是地方经济制度变迁的真实写照,更是一部浓缩了时代精神的社会发展史。通过对历史沿革、经济职能、改革转型与文化精神的系统梳理,可以看出供销合作体系在国家农村经济格局中发挥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以基层为根,以服务为魂,成为农村经济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力量。
作为一部地方志,《文水县供销合作社志》所展现的,不仅是文水县的区域经验,更是中国供销事业发展轨迹的缩影。它以真实的数据、鲜活的人物和深刻的思考,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参考和现实启迪。正如志书所昭示的那样,供销合作精神将继续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服务“三农”,造福社会。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