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县南庄村志 2014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有需要联系网页弹窗
县志简介
【书名】:《涉县南庄村志》
【作者】:《涉县南庄村志》编纂委员会编
【出版社】: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时间】:2014
【页数】:385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自然地理
第一节 地理位置
第二节 建置沿革
第三节 自然环境
第二章 党政辑要
第一节 中共南庄村历任支部书记工作简介
第二节 政权
第三节 群团组织
第四节 政治活动
第五节 光荣谱
第六节 日本帝国主义在南庄村的侵略罪行
第三章 农林水牧
第一节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附:四张契约)
第二节 农作物
第三节 农技、农艺
第四节 林业
第五节 水利
第六节 畜牧
第四章 工业 商业
第一节 工业
第二节 商业 服务业
第五章 交通 通讯 电力
第一节 交通
第二节 通讯
第三节 电力
第六章 乡村建设
第一节 街巷
第二节 景致
第三节 古代建筑
第四节 “地方柜”与村公所
第五节 住宅建设
第七章 教育
第一节 解放前旧教育状况
第二节 解放后教育发展状况
第三节 其他学校
第四节 农民教育
第八章 医药卫生 计划生育
第一节 医药卫生
第二节 计划生育
第九章 朝鲜义勇军与南庄
第一节 朝鲜义勇军来到南庄村
第二节 朝鲜义勇军驻扎南庄村
第三节 郑律成在南庄村
第四节 朝鲜义勇军宴请美国飞行员
第五节 中朝韩友谊纪念台
第六节 朝鲜义勇军回南庄村
第七节 南庄村朝鲜义勇军展室
第八节 刘邓和朝鲜义勇军
第十章 五指山风景区
第一节 传说中的五指山
第二节 五指山风景区的前身
第三节 五指山风景区介绍
第四节 “军歌之父”郑律成住处旧址
第五节 五指山佛趾滑雪场
第六节 紫微山庄和农家小院
第七节 涉县诗人咏五指山
第十一章 发展改革
第一节 新民居建设
第二节 商贸物流仓储交易市场建设
第十二章 人物
第一节 古代人物
第二节 近代人物
第三节 现当代人物
第四节 艺术名人
第五节 大中专学生统计表
第十三章 社会生活
第一节 婚姻、家庭与家族
第二节 姓氏
第三节 村民生活
第四节 风尚习俗
第五节 迷信和恶习
第十四章 文化事业
第一节 文化活动场所及组织
第二节 民间文艺
第三节 游戏
第四节 民间技艺
第五节 民间文学
第六节 方言
第七节 文物古迹
第十五章 文稿录存
《涉县南庄村志》跋
后记
· 涉县南庄村志 2014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涉县南庄村志 2014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有需要联系网页弹窗
摘要:《涉县南庄村志(2014年版)》是一部记录乡土历史、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著作。全书以翔实的资料、质朴的笔触,系统地梳理了南庄村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风貌及民俗文化。该村志不仅是对一个村落过去的回望,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启示。从古代的农耕社会到现代的城乡融合,南庄村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展现出一个普通中国乡村在时代浪潮中的变迁与坚守。本文将从“历史沿革与地理环境”“经济建设与社会变迁”“文化传承与民俗风情”“新时期的发展与展望”四个方面,对《涉县南庄村志(2014年版)》进行全面解读与深入阐述,力求呈现出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乡土的温度与精神的力量。
1、历史沿革与地理环境
南庄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西部山区,是一个历史悠久、山水环抱的传统村落。据《涉县南庄村志(2014年版)》记载,村落的形成可追溯至明代中叶,当时因地处太行山余脉的南麓、地势较低而得名“南庄”。随着时间推移,村庄逐渐形成稳定的居住格局,村落沿山势展开,房屋依山就势,田地沿溪铺陈,呈现出典型的北方山村特征。
村志中详细描述了南庄的地理条件:南依青山,北临滏水,地势南高北低,水系发达,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这种自然条件不仅为农耕提供了便利,也造就了丰富的生态资源。村内沟壑纵横、林木葱茏,是典型的“山环水抱”之地,既有自然之美,也具备生活之宜。
从历史沿革来看,南庄村曾经是涉县通往晋东南的重要驿道之一。村志记载,明清时期这里商贾往来频繁,驿道文化浓厚。民国时期,南庄村一度成为抗日游击根据地,留下了许多革命遗迹。2014年版的村志不仅记录了这些历史事件,还通过口述史料的整理,让那段峥嵘岁月重新焕发光彩。
2、经济建设与社会变迁
《涉县南庄村志(2014年版)》将南庄村的经济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农业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与现代化建设时期。早期南庄以粮食作物和果树种植为主,村民靠山吃山,以勤劳朴实的农耕生活维系生计。村志中保存了大量关于土地制度、耕作方式、农具演变的细节,是研究地方农业经济史的重要资料。
改革开放后,南庄村的经济结构逐渐转型。村志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村民创办小型石料厂、木材加工厂的情况,这标志着村集体经济的初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随着涉县旅游业的兴起,南庄村依托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起乡村旅游、特色种植业等新型产业。村志中对这些产业的形成与壮大都有详实记载。
社会变迁方面,南庄村在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改善尤为显著。村志中提到,2000年后村中修建了水泥道路、自来水管网、电力线路更新工程,使村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社会组织也更加完善,村委会、老年协会、妇联等机构在社会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体现出一个现代农村的治理新格局。
3、文化传承与民俗风情
文化是南庄村的灵魂。《涉县南庄村志(2014年版)》以专章形式详细记录了村中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宗族文化与风俗习惯。每逢春节、清明、中秋等节日,村民们仍然延续着传统的祭祖、庙会和民俗活动。村志中甚至保留了老一辈传唱的山歌歌词,这些口传文化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重要纽带。
村中的宗祠文化在村志中占有重要位置。南庄祠堂不仅是祭祖之地,更是村民议事、教育后辈的场所。村志通过对祠堂碑刻、族谱文献的整理,重现了南庄家族的迁徙史与血脉传承。特别是对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家谱记载,为研究地方人口变迁提供了宝贵依据。
此外,南庄的民间工艺与文艺活动也十分丰富。村志中记载了南庄独特的剪纸、木雕、石刻技艺,这些作品往往与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相结合。每年村里都会举办“太行民俗文化节”,展演秧歌、舞狮、唢呐等节目,既是乡村文化的延续,也是村民精神生活的重要表达。
4、新时期的发展与展望
《涉县南庄村志(2014年版)》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更为未来发展描绘了蓝图。进入新世纪,南庄村以“绿色发展、文化立村、旅游兴村”为战略方向,积极探索生态经济与文化经济的融合之路。村志中特别提到,村两委在2010年后提出“打造生态宜居新南庄”的发展口号,推动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南庄村逐步实现了道路硬化、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目标。村志详细记录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指标与成果,如农宅改造、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项目,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村民的精神风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文明新风蔚然成习。
展望未来,南庄村计划依托“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的双重资源优势,打造集生态观光、民俗体验、红色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村。村志结尾处强调,传承历史、守护文化、拥抱现代,是南庄村永恒的发展主题。这种从村志中体现出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觉,正是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的缩影。
总结:
总体而言,《涉县南庄村志(2014年版)》不仅是一部村庄的历史档案,更是一部记录中国乡村变迁与时代发展的地方史诗。它以生动的笔触再现了南庄村从贫瘠到富足、从封闭到开放的全过程,也展现了村民在时代洪流中的奋斗与智慧。这本村志的出版,体现了地方文化的自觉意识和精神追求。
通过系统的编纂与考证,《涉县南庄村志(2014年版)》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财富。它不仅有助于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经验借鉴。南庄的故事,正是千千万万个中国乡村的缩影,它的过去与未来,都是中国乡土文明的延续与升华。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