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州人事志(1840-2009) 2012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有需要联系网页弹窗
县志简介
滨州人事志(1840-2009)
内容简介: 编辑说明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以改革开放和人事事业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 点,遵循志书编辑体例,真实记载全市人事工作改革发展的历史沿革和总体情况,体现行业特 点、地方特色,展示时代风貌。 二、本志的断限,根据“立足当代,侧重近代,因事而宜地上溯到古代”和详今略古、重点侧 重我党领导下的历史并突出地方特点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上限原则起自1840年,下限 至2009年底。清末之府署,民国时期之府、道及抗日战争时期三权并存,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的专区机构设置,均有所记述。 三、本志的内容,按当时辖区进行编写。本志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断限为1840年至1988 年,下部为1989年至2009年底。1988年前部分内容为当时人事局党组主持编写但未付印,除 大事记、历任领导班子成员名单、人事局工作人员名单与下部合并外,其余内容在此次编修时 基本保持了原貌。 四、本志的编写采用语体文记述体,以文字记述为主,分编、章、节序之。横排纵写,附以图 表、照片。
编纂人员:高宗才
编纂单位:《滨州人事志》编纂委员会 编
内容时限:1840-1988
出版时间:2012年
出版单位: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目录
封面
版权
编委会
序言
图片
编辑说明
目录
大事记
上部第一编 机构与官员设置
第二编 地区级地方行政及所辖机构官吏、职官、干部任用与管理
第三编 官吏、职官薪俸及国家干部工资福利
第四编 编制管理
下部第一编 管理机构
第二编 干部与公务员管理
第三编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第四编 工资福利与离退休
第五编 机构编 制管理
第六编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七编 人事考试
第八编 业务建设
· 滨州人事志(1840-2009) 2012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滨州人事志(1840-2009) 2012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围绕《滨州人事志(1840-2009) 2012年版》展开详细分析,首先对本书的背景与意义进行阐述,并从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首先,文章分析了该书的编纂历程和历史背景,接着,探讨了书中的重要人物与影响力,随后,详细剖析了该书的学术价值与研究意义,最后,考察了该书的社会影响与现实意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逐一分析,本文展示了《滨州人事志》作为地方志书的重要地位与其在社会文化中的多重价值。
1、编纂历程与历史背景
《滨州人事志(1840-2009) 2012年版》作为一部地方性的人物志书,其编纂工作历时多年,凝聚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心血。该书的编纂不仅是在地方史学研究的框架下进行的,同时也反映了地方政府与社会团体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从1840年到2009年的时间跨度,覆盖了清朝、民国、共和国三个重要时期,可以说,编纂这部志书的工作与滨州地方社会的变迁、地方历史的积淀紧密相关。
《滨州人事志》的编纂历程并非一蹴而就。在长期的编纂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挑战与困难,尤其是资料的收集与核实方面。如何确保每一位人物的事迹真实可靠,是编纂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为此,编纂团队不仅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还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广泛听取地方各界专家学者的意见。这些工作为《滨州人事志》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编纂《滨州人事志》也与地方政府的文化战略密切相关。在地方文化建设日益重要的今天,地方志书成为了文化传承和历史研究的关键工具。滨州市政府对这项工作的支持和推动,使得《滨州人事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并最终付梓出版。这本志书不仅是对滨州历史人物的总结,也为后人研究滨州的地方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人物的选择与影响力
《滨州人事志》记录了自1840年至2009年间,滨州地区各类历史人物的生平与贡献。书中人物的选择有严格的标准,涵盖了政治、文化、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的杰出人物。这些人物不仅在当时的社会中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他们的事迹至今仍在滨州地区传颂。
例如,书中列出了多位参与过清朝、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的历史人物,他们在各自领域内的贡献使得滨州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了独特的发展。政治人物如滨州籍的地方官员,文化名人如书法家、诗人等,他们的名字已经成为滨州历史文化的象征。这些人物的生平和事迹不仅仅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滨州地方文化的象征。
此外,《滨州人事志》对这些人物的评价也具有高度的客观性和学术性,避免了过度美化或片面批评的情况。通过对这些人物的详细记载,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滨州历史的风云变幻,也能够从中汲取历史经验与教训。
3、学术价值与研究意义
《滨州人事志》作为地方性志书,其学术价值无可忽视。首先,书中通过对大量历史人物的整理与分析,为学术界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些人物的事迹不仅为地方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各类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其次,本书的编纂是对滨州历史的系统性总结。它将滨州地区的历史人物进行分类和整理,从中揭示了滨州历史的演变与社会变迁。对于研究中国地方历史的学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对于非学术群体,这本书同样能够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从而推动历史文化的普及与传承。
最后,学术界对于《滨州人事志》的评价普遍较高,认为该书不仅仅是地方志的延伸,更是一部具有学术深度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展示了地方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为中国其他地方的人物志编纂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4、社会影响与现实意义
《滨州人事志》作为一部地方性历史志书,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对于增强滨州地区居民的地方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对本地历史人物的记载和赞扬,滨州市民对于自己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
其次,《滨州人事志》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滨州地区的文化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地方志的出版和传播有助于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播,而滨州人事志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一文化空白。它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影响,也在普通民众中广泛传播,为滨州的历史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该书的出版对于促进滨州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随着地方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滨州的文化旅游等产业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展示滨州的历史人物和文化特色,吸引了更多游客和投资者的关注,进一步推动了滨州地方经济的发展。
总结:
《滨州人事志(1840-2009) 2012年版》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的地方志书。它不仅详细记录了滨州地区自1840年至2009年间的历史人物,还展现了这些人物对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深远影响。通过对该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地方志书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也能体会到它们在地方认同感、社会文化传承以及学术研究中的独特价值。
综上所述,《滨州人事志》为后人研究滨州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地方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