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嵩明县农资志_2000版_PDF电子版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有需要联系网页弹窗
县志简介
嵩明县农资志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嵩明县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供应机构、供应管理、机制改革等。
编纂人员:汪向旭
编纂单位:嵩明县供销社商贸公司
内容时限:1952-1997
出版时间:2000年
· 嵩明县农资志_2000版_PDF电子版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嵩明县农资志_2000版_PDF电子版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以“嵩明县农资志_2000版_PDF电子版 | 西南地区 | 县志下载 | 中国地方史志网”为中心,系统梳理这部地方专业志书的基本情况、历史价值、内容特色与利用价值四个方面。通过介绍其版本与编纂背景,揭示其在地方农业生产资料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接着从史料价值、地区特色、编纂方法三个维度论述其历史价值;然后深入分析其对农资供应、制度变迁、群体关系等方面的内容特色;最后探讨其在学术研究、地方发展和公众传播中的利用价值。文章在结尾部分对全文加以总结归纳,强调这部电子志书在地方史志体系中的作用,并提示其未来发展方向。整篇文章力图做到层次清晰、内容连贯、脉络分明,为读者全面把握“嵩明县农资志”所蕴含的信息与意义提供参考。
一、版本与编纂背景
“嵩明县农资志_2000版_PDF电子版”是专门记述嵩明县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的一部专业志书,其电子版被上传于中国地方史志网等平台,供读者下载与查阅。该志书编撰于2000年,内容时限覆盖从 1952 年至 1997 年期间的具体资料。citeturn0search0turn0search4turn0search2
在编纂机构方面,该志书由嵩明县供销社商贸公司主持编撰,主编为汪向旭。citeturn0search0turn0search4 出版形式上,它以 PDF 电子版本方式在网络上流传,而并非传统的纸本印刷版本。citeturn0search0turn0search4
选择电子版发布,一方面是顺应现代数字化传播趋势,另一方面也克服了纸本志书流传困难、读者获取成本高的问题。电子版发布使得更广泛的研究者与公众能够便捷访问这一资源。citeturn0search0turn0search4turn0search2
二、历史价值与学术意义
首先,从史料价值层面看,这部农资志汇集了嵩明县在近现代时期农业生产资料运行的各类档案与制度记录,具有不可替代的第一手资料价值。它记录了农资供应机构、价格机制、供销网络、库存调拨等方面的细节,对于研究地方农业史及农村经济结构变迁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其次,从地区特色角度看,嵩明县作为云南滇中地区的农业县,其农资供给制度和运行模式既受地方自然条件、地理交通、经济基础的影响,也体现了云南省在农资制度改革与地方政策执行中的特点。这些地方性差异正是这部志书能够丰富地方志、补充区域研究的关键。
再次,从编纂方法和体例来看,该志书兼顾制度叙述与年表统计,既有定性分析,又附以定量资料,如年度供应总量、品种结构等数据,使得资料结构严密、条理清晰。这种方法使之既适合历史研究,也方便后人进行比较统计分析。
三、内容特色与结构亮点
该志书在具体内容上可概括为农资供应机构、流通机制、制度变迁和地方实践四大板块。农资供应机构部分详细整理自县、乡、站、门市层面的组织架构与职责划分,描写了机构设置随时期变动的过程。
在流通机制方面,志书重点论述了从统购统销到多元供销的制度转型过程,包括价格形成机制、调拨路径、配送网络、库存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问题记录。
制度变迁方面,该志书追踪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对农资供应制度的影响。它反映了国家统购统销体制的松动、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地方补贴与配套制度的调整细节。
在地方实践部分,志书还结合嵩明当地具体农资品种、使用量、农户接受程度、供需匹配情况等细节,展现了一种“从上而下制度设计 + 从下而上地方反馈”的互动过程。
四、利用价值与现实意义
对于学术界而言,这部志书是云南农业史、地方经济史、制度变迁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研究者可据此深入开展农资制度变革、地方治理结构、供销体系演变等专题研究。
对地方政府和农村管理者而言,该志书可以成为复盘历史经验、借鉴制度设计、反思制度缺憾的参考蓝本。了解过去农资体制在不同阶段的问题与成因,有助于当下在农业供给侧管理中的制度创新。
对公众、尤其是地方乡土研究者、历史爱好者而言,电子版志书大大降低了获取成本,使得“家门口的地方史”更容易被访问。公众可通过它更直观地了解家乡农业发展历程,增强地方认同感与历史意识。
总结:
通过对“嵩明县农资志_2000版_PDF电子版 | 西南地区 | 县志下载 | 中国地方史志网”的多维度剖析,我们可以看到这部地方专业志书在版本编纂、历史价值、内容特色与利用价值方面都具有独特意义。它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详实的原始资料,也为地方历史记忆保存与传播打开了一道便捷通道。
未来,随着数字人文技术与地方志数据库建设的深入推进,该志书有可能进一步被文本化、标注化,并与其他地方志书融合为系统的区域农业史研究资源。在新时代背景下,这类数字化志书的传承与利用,将为地方发展与历史研究提供更多可能性。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