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第2辑 上 朱有瓛主编1987版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第2辑 上 朱有瓛主编1987版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第2辑 上 朱有瓛主编1987版 PDF电子版下载

格式:PDF电子版
微信QQ:
shuij56

县志简介

    【书名】:《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第2辑 上》

    【作者】:朱有瓛 主编

    【出版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时间】:1987

    【页数】:1024

    【ISBN】:7135·211

    目 录

    甲编 清末学制

    一、学制公布前有关学制的议论

    同治五年(1866)斌椿《职方外记》

    同治十二年(1873)李善兰《泰西学校论略序》

    光绪五年(1879)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广注》

    光绪八年(1882)王之春《广学校篇》

    光绪十七年正月初三日(1891.2.11)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

    光绪十八年(1892)郑观应《学校》

    光绪二十二年(1896)李端棻《请推广学校折》

    光绪二十二年(1896)梁启超《学校总论》

    光绪二十四年(1898)康有为《请开学校折》

    光绪二十四年(1898)张之洞《劝学篇·学制第四》

    光绪二十七年(1901)张謇《变法平议》

    光绪二十八年(1902)罗振玉《学制私议》

    二、考察研究日本学校教育制度

    (一)派遣留日学生

    光绪二十四年(1898)张之洞《劝学篇·游学第二》

    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十五日(1898.8.2)上谕

    遵议遴选生徒游学日本事宜片

    光绪二十五年五月十四日(1899.6.21)总理衙门奏

    实藤惠秀记留日学生对新文化的贡献

    (二)翻译日本有关学制的书籍

    光绪二十七年(1901)《教育世界》序例

    《教育世界》介绍日本教育法规目录(1901—1903年)

    留日学生等翻译日本有关学制的书籍(1898—1911年书目)

    (三)考察日本学务(调查、游记、言论)

    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二十日(1898.4.22)姚锡光上张之洞查看日本学校大概情形手折

    光绪二十七年十月(1901)夏偕复《学校刍言》

    光绪二十八年(1902)罗振玉《日本教育大旨》

    光绪二十八年(1902)梁启超《教育政策私议》

    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三日(1902.8.16)吴汝纶答贺松坡

    光绪二十八年九月十一日(1902.10.12)吴汝纶致张百熙函

    光绪二十九年(1903)缪荃孙《日游汇编》序

    (四)各级各类学校延请日籍教师在华日本教习分布表(1897—1909年)

    三、学制的公布

    (一)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与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8.15)张百熙进呈学堂章程折

    总督张(之洞)等奏次第兴办学堂折

    光绪二十九年(1903)管学大臣张(百熙)遵旨议奏湖广

    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十一日(1903.3.9)张之洞致管理大学堂张尚书书

    光绪二十九年闰五月初三日(1903.6.27)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请派重臣会商学务折

    光绪二十九年十月二十四日(1903.12.12)张之洞与瞿鸿机(子玖)函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初八日(1903.12.26)张之洞致瞿鸿机函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1903.12.31)张之洞致瞿鸿机函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1903.12.31)张之洞致张百熙函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五日(1904.1.2)张之洞致张百熙函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日(1904.1.7)张之洞致瞿鸿?、荣华卿函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1.13)张百熙、荣庆、张之洞重订学堂章程折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1904.1.10)张之洞致张百熙(冶秋)函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1.13)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学务纲要》

    附录:中国近代学制图

    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系统图及说明

    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系统图及说明

    (二)1907年颁布女子学堂章程

    (三)宣统年间对奏定学堂章程的修订

    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十三日(1903.3.11)张之洞、袁世凯奏请递减科举折

    1.废科举

    四、学制公布后的重大措施

    (一)废科举,奖励学堂出身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1.13)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1.13)上谕

    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四日(1905.9.2)袁世凯等奏请废科举折

    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四日(1905.9.2)上谕

    光绪三十四年(1908)江苏教育总会上学部请明降谕旨勿复科举书

    2.奖励学堂出身

    光绪二十七年(1901)政务处礼部会议学堂出身疏

    罗惇曧记废科举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1.13)各学堂奖励章程

    光绪三十一年(1905)御史陈曾佑奏请变通学堂毕业奖

    励出身事宜折

    宣统二年(1910)崇有《学堂奖励章程疑问》

    宣统二年(1910)教育法令研究会报告:研究各学堂奖励章程

    宣统三年四月一日(1911.4.29)各省教育总会联合会决议案:请停止毕业奖励案

    宣统三年七月十七日(1911.9.9)学部会奏酌拟停止各学堂实官奖励并定毕业名称折

    梁启超对奖励学堂出身的批评

    光绪三十一年九月十四日(1905.10.12)山西学政宝熙请设学部折

    (二)建立教育行政机构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1.13)张之洞奏请设总理学务大臣

    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初十日(1905.12.6)上谕

    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初二日(1906.4.25)学部政务处奏请裁学政设提学使司折

    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初二日(1906.4.25)上谕

    光绪三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1906.5.1 5)学部奏定劝学所章程

    宣统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91 1.1.26)学部奏改订劝学所章程折(附章程)

    (三)宣布教育宗旨

    光绪三十二年三月初一日(1906.3.25)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

    1.章程、议论

    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8.15)钦定蒙学堂章程

    乙编 清末学堂

    (一)小学堂

    一、小学堂

    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8.15)钦定小学堂章程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1.13)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1.13)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

    光绪三十年(1904)《时报》:奏定小学堂章程评议

    宣统元年(1909)江苏教育总会呈学部请变通初小学堂章程文

    宣统元年三月二十六日(1909.5.15)学部奏酌拟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折(并单)

    宣统元年(1909)江苏教育总会通告各劝学所教育会及各会员研究学部变通初等小学章程书

    宣统元年(1909)江苏教育总会研究学部变通初等小学章程意见书提要

    宣统元年(1909)陆费逵《小学堂章程改正私议》

    宣统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910.12.30)学部奏改订两等小学堂课程折(并单)

    宣统三年(1911)庄俞《论学部之改良小学章程》

    宣统三年(1911)何劲《说两等小学读经讲经之害》

    宣统三年四月初一日(1911.4.29)各省教育总会联合会决议案《请变更初等教育方法案》

    (1)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南洋公学附小章程

    2.学堂举例

    南洋公学附小毕业生肄业生统计

    赵宪初谈南洋公学附小

    (2)上海龙门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

    A.沿革规制

    光绪三十四年(1908)龙门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简章

    生徒须知

    光绪三十四年(1908)校事纪略

    光绪三十四年(1908)历年各级生徒一览表

    朱钟奇《问吾国学生现在宜具何等宗旨,将来当建何等事业》

    姚元鑫《龙华远足记》

    B.学生课艺、日记

    顾文顺日记一则

    刘正芳日记一则

    C.教案

    吴人英《初等四年级国文科教授案》

    顾树森《初等一年级国文教授案》

    (3)贵阳达德学校

    贵阳达德学校五十年大事记

    贵阳达德学堂校歌

    3.各地办学情况

    (1)统计图表

    光绪三十三年(1907)各省小学堂统计表

    光绪三十四年(1908)各省小学堂统计表

    光绪三十四年(1908)京师督学局所属小学堂及学生数历年比较表

    宣统元年(1909)京师及各省小学堂统计表

    (2)实际情况

    光绪三十年(1904)顺天府属查学高步沄、刘桂芬调查涿州学堂利弊禀

    光绪三十年十月初五日(1904.11.11)保定易州查学王振垚、冯蕴章查视涞水县小学堂情形禀

    光绪三十年九月二十五日(1904.11.2)保定易州查学王振垚、冯蕴章查视广昌县小学堂情形禀

    光绪三十年十月初七日(1904.11.13)冀州查学李金藻查视新河各小学堂情形禀

    光绪三十年十月二十日(1904.11.26)大名查学齐丕福查视南乐等州县高等小学堂情形禀

    光绪三十二年(1906)省视学高奎照、张良弼、陈恩荣、焦焕桐等查视天津各学堂情形报告

    光绪三十四年(1908)胡尔霖《拟上学部条陈》

    光绪三十四年(1908)蔡映辰调查江苏泰州姜堰镇公立小学堂报告

    光绪三十四年(1908)李搢荣调查武清县东北两路各学堂报告

    光绪三十四年六月云南省视学赵令仁农视察云南县学务报告

    宣统元年(1909)浙江松阳县各学堂调查表

    宣统元年(1909)李廷翰《报告校友会述办学情形书》

    宣统元年(1909)问天《述内地办学情形》

    (3)乡民毁学

    宣统元年(1909)七月江西袁州乡民暴动事

    宣统二年(1910)正月江苏宜兴县乡民焚毁学堂

    宣统二年(1910)三月江苏江都县乡民毁学

    宣统二年(1910)三月浙江慈溪等县乡民焚毁学堂

    宣统二年(1910)三月浙江乡民毁学余闻

    毁学果竟成为风气耶

    宣统元年十月二十九日(1909.12.11)学部通行京外凡各私塾应按照本部奏定变通初等小学简易科课程办理文

    1.谕折、言论

    (二)改良私塾

    宣统二年六月二十二日(1910.7.28)学部通行京外学务酌定办法并改良私塾章程文(附章程)

    宣统二年(1910)沈颐《论改良私塾》

    2.各地情况

    光绪三十一年(1905)上海私塾改良总会章程

    光绪三十一年(1905)上海私塾改良会会友初次至各乡镇劝学记略

    光绪三十一年(1905)苏城私塾改良社第四次会考记略

    光绪三十二年(1906)九月——三十四年(1908)十二月京师改良私塾一览表

    光绪三十三年(1907)直隶提学司通饬各属实行改良私塾文

    宣统元年(1909)河南提学司详定改良私塾章程

    宣统二年(1910)湖南省教育总会调查各地私塾

    宣统二年(1910)吉林提学司札饬各属改良私塾告示

    (三)单级教授练习所

    宣统元年(1909)正月江苏省教育会咨呈江督端方筹办单级教授练习所派员请咨赴日本考察文

    宣统元年(1909)四月江苏教育总会咨呈江督端方筹设单级教授练习所文(附简章)

    宣统元年五月初十日(1909.6.27)考察单级教授杨保恒、俞旨一、周维城回国后谈话会纪略

    宣统元年(1909)江苏教育总会咨呈江督张单级教授练习所举办毕业文

    宣统二年(1910)江苏教育总会咨呈江督张单级教授练习所举办第二届毕业文

    如皋县教育会、劝学所移知江苏教育总会设立单级模范小学并假期讲习会文

    直隶学务公所致江苏教育总会书

    江苏武进、阳湖开设单级练习所

    宣统三年闰六月十一日(1911.8.5)学部奏拟订单级教授、二部教授办法折

    1.简易识字学塾

    (1)谕折、言论

    宣统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910.1.10)学部奏遵拟简易识字学塾章程折(附章程)

    宣统三年正月二十四日(1911.2.22)学部奏改订简易识字学塾章程折

    宣统二年八月十二日(1910.9.15)学部通咨各省督抚推广厅州县简易识字学塾文

    宣统三年闰六月二十日(1911.8.14)学部通饬札饬提学司简易识字学塾招收学生以年长失学者为限文

    宣统元年(1909)陆尔奎《论简易识字宜先定为义务教育》

    宣统二年(1910)庄俞《论简易识字学塾》

    (2)各地情况

    宣统元年八月十一日(1909.9.24)江苏巡抚端方奏开

    办简易识字学塾片

    宣统元年(1909)河南巡抚吴重熹奏豫省筹设简易识字学塾办理情形折

    宣统二年正月十一日(1910.2.20)顺天府奏筹设顺属简易识字学塾办理情形折

    宣统二年正月十五日(1910.2.24)贵州巡抚庞鸿书奏设简易识字学塾片

    宣统二年十月二十九日(1910.11.30)宪政编查馆大臣奕劻等奏考核京外各衙门第三年第一次筹备宪政情形折

    光绪三十年(1904)四川泸州半日学堂招生广告

    2.半日学堂等

    光绪三十一年(1905)湖南巡抚端方晓谕阖省绅商士民筹设半日学堂示

    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初四日(1905.12.29)给事中刘学谦奏设半日学堂片

    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初十日(1906.1.4)学部通行给事中刘学谦奏设半日学堂片稿文

    光绪三十三年(1907)各省半日学堂等统计表

    光绪三十四年(1908)各省半日学堂等统计表

    宣统元年(1909)全国半日学堂等统计表

    光绪三十年(1904)山东临清州堂邑、馆陶等县详请巡

    抚周奏旌义丐武训兴学禀

    光绪三十年(1904)湖南学务处奉抚宪批通饬各属仿办四字讲社札

    (五)义务教育

    光绪三十二~三十三年(1906—1907)学部咨行各省强迫教育章程

    南通州教育普及之计划

    二、中学堂

    (一)章程

    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8.15)钦定中学堂章程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1.13)奏定中学堂章程

    宣统元年三月二十六日(1909.5.15)学部奏请变通中学堂课程分为文科实科折

    (四)初等小学补助机关

    宣统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911.1.26)学部奏改订中学文实两科课程折(并单)

    宣统三年七月(1911)学部奏停止各省高等、中等学堂

    毕业复试,将高等统归部辖、中等统归省辖折

    宣统二年(1910)直隶提学司详直督变通文实分科文

    蔡元培谈清末中学文实分科

    (二)学堂举例

    1.天津南开中学

    张伯苓《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

    陈宝泉记南开中学前身——严氏家塾开办时的情形

    天津私立第一中学调查总表

    图片: 1901年张伯苓与严、王两馆学生合影

    图片:天津严氏家塾

    图片:天津南开中学正面图

    王文田《张伯苓先生与南开》

    2.湖南民德学堂

    《钱无咎明德校史》

    图片:明德学堂校旗

    光绪二十九年(1903)湖南民德学堂规则

    光绪三十年(1904)明德学堂暑假招学广告

    西洋、恳请于卒业后准予官学一体选派先行立案禀

    光绪三十年(1904)胡元倓创设理化专科、预备游学东

    光绪三十二年二月(1906)商部奏明德学堂特设高等商业专科准予立案折

    胡元倓《题黄克强先生遗墨》

    黄一欧《黄兴与明德学堂》

    3.上海浦东中学

    (1)沿革规制

    光绪三十二年十月(1906)私立浦东中学校暂定章程

    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1905)杨斯盛捐产兴学启

    图片:浦东中学校校舍平面图

    图片:浦东中学校歌

    光绪三十三年二月初八日(1907.3.21)杨斯盛宣布浦东中学校宗旨书

    光绪三十四年四月(1908)杨斯盛定学校基金额、订总章程及校董会规则,请两江总督、江苏巡抚、江苏布政司、苏江提学司、苏松太道、松江府、川沙厅、上海县备案禀

    宣统元年(1909)黄炎培《浦东中学校大事记》

    (2)学生生活

    黄炎培《致学生家长远足之趣旨书》

    光绪三十三年八月(1907)黄炎培《远足日记》

    黄炎培《体育大会之趣旨》

    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初五日(1907.11.10)浦东中学校体育大会节目

    黄克缙《徐汇博物院记》

    (3)学生课艺

    宣统元年(1909)薛公侠、凌文之《浦东采集所得之植物表序》

    查廷荣《物质不灭说》

    (4)附录

    宣统三年(1911)四月学部奏议复苏抚奏杨斯盛倾产兴学,请宣付史馆立传并追赠职衔折

    (三)各地办学情况

    1.统计图表

    各省中学及学生统计表

    2.调查报告、回忆录等

    京师官立公立中学堂一览表

    光绪三十四年(1908)第二次直隶全省中学例会之记述直隶全省中学堂简明表

    直隶高等学堂各府学生禀复各该府中学堂情形公函

    光绪三十四年(1908)二月江苏省江宁府中学堂一览表

    光绪三十四年(1908)五月端方奏暨南学堂办理情形折

    宣统三年(1911)二月黄炎培《调查镇江府中学堂报告》

    沈祥龙、陈伯衡记清末广州府中学堂

    广东提学使示禁擅升中学

    宣统二年(1910)湖北全省中学堂一览表

    河南全省中学一览表

    陆殿舆《清末重庆府中学堂》

    光绪三十三年(1907)二月学部视学官调查河南学务报告书

    宣统元年正月初十日(1909.1.31)浙省中学堂监督第

    一次会议记事

    项士元《杭州府中学堂之文献》

    光绪三十三年(1907)杭州府中学堂职教员名单

    山东济南府官立中学堂调查总表

    江西省南昌府洪都中学堂调查总表

    安徽省安庆府中学堂调查总表

    山西公立中学堂调查总表

    光绪三十三年(1907)上学期广西全省中学一览表

    《东三省政略》记吉林全省中学情况

    三、高等学堂

    (一)高等学堂

    1.章程

    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8.15)钦定高等学堂章程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1.13)奏定高等学堂章程

    光绪三十四年(1908)四月学部奏

    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909.1.19)学部奏酌

    定高等学堂预科学生升学年限折

    省划一高等学堂外国语课程文

    宣统元年三月二十日(1909.5.9)学部咨大学堂通咨备

    (1)浙江高等学堂

    陆懋勋《浙江高等学堂缘起》

    2.学堂举例

    光绪二十九年(1903)浙江大学堂学生退学始末记

    浙江高等学堂丁未年(1907)第一学期综计表

    光绪三十三年(1907)浙江高等学堂职员教员表

    光绪三十三年(1907)高等预备科二年级甲班课程时间表

    光绪三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1908.2.5)学部咨复浙抚转饬高等学堂添加专科应令各延长年限文

    光绪三十三年(1907)高等预备科二年级生课程表

    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初九日(1908.9.4)学部咨复浙抚高等学堂课程仍照章办理文

    宣统三年三月十五日(1911.4.13)学部奏浙江高等学堂预科学生第一、二两次毕业请奖折

    (2)江苏(江阴)南菁文科高等学堂

    光绪三十年(1904)十一月端方奏南菁书院改学堂片

    光绪三十三年(1907)江苏教育总会上学部请改南菁学堂为文科高等学堂书

    江阴文科高等学校办法草议

    宣统元年(1909)五月端方奏文科高等学堂立案折

    菁高等学堂第一、二两次预科学生毕业请奖折

    宣统二年五月二十七日(1910.7.3)学部奏核议江苏南

    《南菁学校大事记》记南菁文科高等学堂沿革历任总教习、监督

    (3)四川高等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九月初九日(1905.10.7)四川总督锡良奏省城高等学堂现办情形片

    附录:光绪三十年(1904)成都高等学堂暂订参考简章

    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初四日(1908.3.6)学部议复川省高等学堂毕业学生奖励折

    四川高等学堂试验题

    陆殿舆《四川高等学堂纪略》

    (4)山东高等学堂

    光绪三十三年(1907)山东省城高等学堂调查表

    光绪三十三年(1907)山东省城高等学堂职员调查表

    光绪三十三年(1907)山东省城高等学堂教员调查表

    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909.1.18)学部奏复

    核山东高等学堂正科毕业试卷可疑,拟令该生来京复试折

    宣统元年五月二十七日(1909.7.14)学部奏复试山东

    高等学堂毕业生程度过低,拟令回堂补习折

    《教育杂志》记山东高等学堂学生应考均不及格

    宣统二年五月十八日(1910.6.24)学部咨鲁抚高等学

    堂添设中学准照办并饬加设中学补习班归并教授文

    (1)直隶高等学堂

    光绪三十三年(1907)直隶高等学堂调查总表

    3.其他各省学堂

    《北洋大学事略》记直隶高等学堂

    (2)陕西省城高等学堂

    《续修陕西省通志》记陕西省城高等学堂

    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初一日(1906.9.18)浙江道监察御史王步瀛奏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1908.12.4)学部议复陕西高等学堂补习中学堂学生毕业请奖折

    (3)陕西宏道高等学堂

    光绪二十九年(1903)陕学沈奏办高等学堂情形折

    (4)河南高等学堂

    光绪三十三年(1907)河南高等学堂一览表

    宣统元年闰二月十五日(1909.4.5)学部议复陕抚奏宏道高等学堂学生毕业请奖折

    光绪三十三年(1907)学部视学官调查报告

    张邃青《记河南初开办的学堂——河南高等学堂》

    (5)江南高等学堂

    光绪三十四年(1908)江南高等学堂一览表

    宣统元年二月初七日(1909.2.26)学部复江督江南高

    等学堂预科毕业准应升学考试,戊申六月以前所设

    高等豫科未毕业者照章展至三年毕业文

    江南高等学堂学生第一次毕业

    宣统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911.1.26)学部奏复江南高等学堂毕业生分别奖励折

    (6)江北高等学堂

    光绪三十年十二月十四日(1905.1.19)署理两江总督端方奏

    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初五日(1908.4.5)学部奏请奖江苏高等学堂预科毕业生折

    (7)江苏苏州高等学堂

    (8)安徽省城高等学堂

    光绪三十三年(1907)安徽省城高等学堂调查表

    光绪三十三年(1907)安徽省城高等学堂职员调查表

    光绪三十三年(1907)安徽省城高等学堂教员调查表

    (9)江西省城高等学堂

    光绪三十三年(1907)江西省城高等学堂调查表

    光绪三十三年(1907)江西省城高等学堂职员调查表

    光绪三十三年(1907)江西省城高等学堂教员调查表

    杨士京《前江西高等学堂革命运动之回忆》

    (10)两湖高等学堂

    苏云峰记两湖高等学堂

    宣统二年五月初五日(1910.6.11)暂署湖南巡抚杨文鼎奏高等学堂照章升办正科情形折

    宣统二年(1910)十月学司吴照送高等学堂招考中学毕业生告示文

    (11)湖南高等学堂

    方荣显记湖南高等学堂

    (12)广东高等学堂

    宣统元年正月二十四日(1909.2.14)学部奏酌拟广东高等学堂预科毕业奖励分别驳准折

    《广东近百年教育史料》记广东高等学堂沈祥龙《清末广东大学堂概述》

    光绪三十年(1904)广西巡抚柯奏改设广西高等学堂办理情形折

    (13)广西高等学堂

    (14)贵州高等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月贵州高等学堂设立预备科并派员出洋考察折

    (15)福建高等学堂

    光绪三十三年(1907)署闽浙总督崇善附奏高等学堂第一班肄业生请按中学堂课程毕业给予文凭片

    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909.1.18)学部议复福建高等学堂豫科学生毕业奖励折并单

    黄炎培记甘肃文高等学堂

    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908.1.18)学部议复甘督奏甘肃高等学堂肄业生援照中学奖励折

    (16)甘肃文高等学堂

    赵元贞等《清末甘肃文高等学堂的片断回忆》

    光绪二十九年(1903)云南按察使陈灿设高等学堂

    宣统元年九月十五日(1909.10.9)护理云南总督沈秉堃奏拟将云南方言学堂改办高等学堂折

    (17)云南高等学堂

    (18)奉天高等学堂

    宣统元年三月十五日(1909.5.4)东督奏筹设奉天高等学堂折

    (19)青岛特别高等学堂

    宣统元年六月二十九日(1909.8.14)学部奏设青岛特别高等学堂折

    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章程(宣统元年,1909)

    (二)爱国学社、复旦公学、中国公学

    1.爱国学社

    (1)沿革

    《蔡元培年谱》记南洋公学学生退学及蔡元培组织爱国学社

    光绪二十八年(1902)南洋公学学生退学始末记

    附录:南洋公学退学学生名单

    光绪二十八年(1902)林洲髓等筹同学善后策

    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国教育会协助成立爱国学社并退学学生意见

    光绪二十八年(1902)宗仰山人:爱国学社开校祝词

    光绪二十八年(1902)爱国学社开学志

    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初六日(1903.4.3)南京陆师学堂发生退学潮,退学学生旋入爱国学社

    (2)章程

    光绪二十九年四月二十七日(1903.5.23)爱国学社召开四月月会

    爱国学社之章程

    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初九日(1903.4.6)爱国学社附属蒙学堂学生合创《童子世界》

    端方致军机处报告防止爱国学社入长江革命电

    光绪二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1903.6.23)兼湖广总督

    光绪二十九年八月十九日(1903.10.9)上谕

    (3)清政府干涉学社活动

    (4)记事

    蒋维乔记爱国学社

    俞子夷记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

    (1)沿革

    《震旦学院学生退学始末记》

    2.复旦公学

    复旦公学募捐公启

    前震旦学院全体干事中国教员学生公白

    复旦公学广告(一)(二)

    光绪三十三年(1907)四月江督端奏筹拨复旦公学经费折

    《马相伯先生年谱》记马相伯创办复旦公学

    (2)1908—1911年高等正科毕业学生名单

    (3)记事

    马相伯谈震旦与复旦

    于佑任《为国家民族祝马先生寿》

    复旦同学会《相伯夫子与复旦》

    3.中国公学

    (1)沿革

    中国公学创办经过

    光绪三十二年(1906)中国公学集捐启

    光绪三十二年(1906)二月上江督周玉帅禀

    光绪三十二年(1906)二月又上江督周玉帅禀并批

    图片:中国公学发起人合影

    姚洪业烈士

    附录:湖南姚洪业烈士遗书

    光绪三十二年(1906)七月学部批

    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二月上江督端午帅禀

    光绪三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1907.6.1)两江总督端方奏拨中国公学经费片

    光绪三十三年二月初九(1907.3.22)批

    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一月速成师范班学生毕业

    光绪三十三年(1907)职员名单

    光绪三十三年(1907)教员名单

    图片:光绪三十三年(1907)春中国公学全体合影

    光绪三十四年(1908)九月成立中国新公学

    光绪三十四年(1908)成立校董会并校董名单

    宣统三年(1911)中国公学募捐启

    (2)记事

    张承标:中国公学创办的回忆

    附录:1920年梁启超吴淞中国公学改办大学募捐启

    附录:中国公学校歌

    光绪三十年(1904)漕督陈奏办理江北高等学堂推广情形折

    胡适:中国公学校史

    胡适记中国公学及中国新公学学生生活

    四、大学堂(一)章程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8.15)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1.13)奏定大学堂章程

    附录:光绪三十二年(1906)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

    (二)京师大学堂

    1.沿革

    (1)恢复开办

    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初一日(1902.1.10)上谕

    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初二日(1902.1.11)上谕

    管学大巨张百熙像

    光绪二十八年正月初六日(1902.2.13)张百熙奏京师大学堂疏

    光绪三十年(1904)添招师范生开办预备科

    (仕学馆师范馆)招生考试

    (2)预备科速成科

    光绪二十八年九月十三日(1902.10.14)速成科

    光绪三十年(1904)资送预备科学生折

    光绪三十一年(1905)大学堂总监督张亨嘉奏开办预备科并招师范生大概情形折

    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十五日(1906.10.2)仕学馆毕业学员照章分别给奖折

    光绪三十三年(1907)学部咨大学堂优级师范生毕业请奖服务原奏

    光绪三十三年(1907)林纾《大学堂师范毕业生纪别图记》

    宣统元年(1909)京师大学堂预备科新班招生

    宣统元年三月初六日(1909.4.25)学部奏大学堂预备科改为高等学堂

    宣统元年六月十八日(1909.8.3)学部奏大学堂预备师范两科毕业请奖折

    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1905.12.5)学务大臣奏请建设分科大学片

    (3)分科大学

    光绪三十四年七月二十日(1908.8.16)学部奏分科大学开办经费按年筹拨部款折

    宣统元年(1909)分科大学牌示

    宣统元年(1909)分科大学暂设经文两科

    宣统元年五月十七日(1909.7.4)学部奏拟选科举举人优、拔贡入大学经科肄业片

    宣统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910.1.10)学部奏准外国学生入大学经科肄业片

    宣统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610.1.10)学部奏筹办京师分科大学并现办大概情形折

    《教育杂志》记宣统二年(1910)分学大学情形

    光绪二十八年(1902)大学堂谨拟译书局章程

    (4)附设机构

    A.译书局编书处

    光绪二十八年(1902)大学堂谨拟编书处章程

    B.进士馆

    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初二日(1902.12.1)上谕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1.13)奏定进士馆章程

    光绪三十年八月十七日(1904.9.26)政务处奏更定进士馆章程折并清单

    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初七日(1906.8.26)学部奏进士馆变通办法派遣学员出洋游学折

    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1907.1.9)奏陈进士馆学员毕业考试办法折

    光绪三十三年(1907)学部奏进士馆毕业奖励

    《北大二十周年纪念刊》记进士馆

    C.译学馆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1.13)奏定译学馆章程

    宣统三年(1911)章梫《京师译学馆同学录叙》刘焜《京师译学馆始末记》

    D.医学实业馆

    光绪二十九年(1903)奏定京师大学堂医学实业馆章程

    光绪二十九年(1903)医学馆考试

    《北大二十周年纪念刊》记附属高等小学

    F.附属高等小学

    E.附属八旗各学

    《北大二十周年纪念刊》记医学实业馆

    《北大二十周年纪念刊》记附属八旗各学

    G.博物品实习科

    光绪三十三年(1907)学部咨复大学堂设博物品实习科课程均属切实可行应准照办文

    宣统三年三月十五日(1911.4.13)奏京师大学堂附设博物品实习科学生毕业请照中等二业学堂给奖折

    《北大二十周年纪念刊》记博物品实习科

    藏书楼史略

    藏书楼藏书概况(1902—1910)

    (5)藏书楼

    附:京师大学堂机构表

    1902—1909年京师大学堂机构

    1910—1912年京师大学堂机构

    2.规制

    光绪二十八年(1902)京师大学堂堂谕

    光绪二十八年(1902)京师大学堂堂舍规条

    光绪二十八年(1902)仕学院师范馆教习注意条规

    光绪二十八年(1902)仕学院师范馆讲堂条规

    光绪二十八年(1902)仕学院师范馆讲堂事务员职务条规

    光绪二十八年(1902)京师大学堂提调职务规条

    光绪二十九年(1903)京师大学堂听讲员条规

    光绪二十九年(1903)京师大学堂续订条规例言

    3.教师和学生

    教师

    京师大学堂历届负责人名单(1898—1911)

    光绪二十七年(1901)张百熙奏举吴汝纶为大学堂总教习折

    光绪二十八年正月初六日(1902.2.13)上谕

    光绪二十九年五月二十九日(1903.6.24)吏部咨管理大学堂事务张(百熙)

    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百熙辞退丁韪良等西文教习

    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二十二日(1907.7.31)奏改大学堂总监督为实缺折教习执事题名录(1903—1906)

    光绪三十四年三月二十五日(1908.4.25)京师大学堂教员管理员照章请奖折

    光绪三十四年三月二十五日(1908.4.25)京师大学堂日本教员五年期期满请赏给宝星折

    宣统元年六月十八日(1909.8.3)学部奏请赏给京师大学堂东西洋教员宝星折

    宣统元年(1909)学部秦派分科大学堂监督

    宣统二年(1910)分科大学经文两科教职员清单学生

    京师大学堂学生数(1902—191 1速成预备及分科大学学生数)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初三日(1903.12.31)张百熙奏请京师大学堂派学生出洋折

    光绪三十年(1904)大学堂预备科出榜名单

    光绪三十一年(1905)京师大学堂运动会

    光绪三十一年(1905)运动会告来宾文

    光绪三十三年(1907)大学堂旧班师范毕业生题名录

    光绪三十三年(1907)大学生毕业仪式

    4.课程、教学和考试

    京师大学堂各科课程

    速成科师范馆学科

    光绪三十一年(1905)采集和自制标本

    光绪三十三年(1907)学部奏请增设满蒙文学一门片大学堂考试条规

    京师大学堂考试试题(举例)

    京师大学堂牌示

    庄吉发记京师大学堂教材教法

    5.爱国师生的反帝活动和清政府禁令

    光绪二十九年(1903)京师大学堂学生疏争俄约——师范馆全班学生请政处务代奏书

    光绪二十九年(1903)京师大学堂师范仕学两馆学生上书管学大臣请代奏拒俄书

    光绪二十九年(1903)京师大学堂学生公致鄂垣各学堂书

    《大公报》记京师大学堂学生拒俄记事

    光绪三十一年(1905)爱国师生抵制美货斗争

    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初六日(1908.1.9)学部咨大学堂文

    6.记事

    喻长霖《京师大学堂沿革略》(1901—1908)

    光绪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五日(1902.6.30)山西巡抚岑春煊奏请将中西大学堂归并作为西学专斋折

    罗惇曧《京师大学堂成立记》(节录)

    邹树文《北京大学最早期的回忆》

    俞同奎《四十六年前我考进母校的经验》

    (三)北洋大学堂

    1.沿革与规制

    校景

    光绪二十九年三月(1903)天津中西学堂改名北洋大学堂

    光绪三十二年正月(1906)代理北洋大学堂监督丁条呈改良北洋大学堂事宜禀并批

    宣统二年八月二十八日(1910.10.1)请简大臣会考北洋大学堂毕业生折

    《北洋周报》记北洋大学堂沿革

    《国立北洋大学校一览》记北洋大学沿革

    2.督办、总办、监督、总教习

    督办、总办、监督、总教习名单

    3.教员和学生

    (1)教员

    光绪三十三年(1907)北洋大学堂教员表

    北洋大学堂造送升入各专科拨归师范科各学生名册文

    (2)学生

    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十八日(1906.8.7)札五城中学钞录

    光绪三十四年(1908)保定送北洋大学堂学生

    宣统二年二月初五日(1910.3.15)学部议复直隶高等

    学堂及北洋大学堂预备、师范班毕业学生请奖折

    宣统三年四月二十九日(1911.5.27)上谕1905—1911年学生名单

    派遣留学生名单

    4.光绪三十三年(1907)北洋大学堂教科表

    5.调查报告与记事

    光绪三十三年(1907)学部奏派调查北洋大学报告

    《北洋大学事略》记教务提调王邰廉

    (四)山西大学堂

    1.沿革

    宣统三年三月十五日(1911.4.13)学部奏山西西学专斋整顿办法片

    宣统三年(1911)西学专斋收回自办

    宣统三年闰六月初九日(1911.8.3)学部咨复山西巡抚

    西学专斋毕业年限及奖励办法文

    《山西大学纪略》记督办、总理

    2.督办、总理、教员

    1902、1904年职教员表

    1906年职教员表

    3.学生

    光绪三十二年(1906)西学专斋预科学生毕业

    光绪三十二年六月初六日(1906.7.26)学部复试晋省西学专斋第二期毕业学生折

    光绪三十二年(1906)学部复试晋省西学专斋毕业学生酌拟等第名次折

    光绪三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1908.3.26)学部复核晋省西学专斋第四期毕业试卷酌改分数等第折

    4.教学

    《山西大学纪略》记教学上的重要措施

    宣统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910.12.30)学部奏复试山西西学专斋毕业生请奖折

    宣统三年四月二十九日(1911.5.27)上谕

    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1905)学务处考试纪题

    5.调查报告与记事

    光绪三十二年(1906)山西大学堂调查总表

    王家驹《山西大学堂初创十年间》

    《山西大学史话》记山大学生与争矿运动

    (征引书目举要)

·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第2辑 上 朱有瓛主编1987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第2辑 上 朱有瓛主编1987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以《**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第2辑 上**》(朱有瓛主编,1987年版)为研究核心,通过对书中史料内容、学制变迁脉络、编纂价值及学术影响四个方面展开系统阐释,全面梳理中国近代学制在制度衔接、思想转向与教育体系构建中的演进轨迹。文章首先对该书所收录的官方文件、教育法令、课程标准等原始文献进行细致分析,呈现其在揭示制度变革中的关键作用;其次探讨书中所反映的学制结构调整,包括新旧教育模式的碰撞、制度过渡的复杂化与政策实施的曲折性;接着评述本史料辑编的学术价值和史料学意义,重点揭示其对研究者理解近代教育现场与制度逻辑的独特帮助;最后讨论该书在教育史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及其对当代研究路径的启示。全文旨在借助该书为核心史料窗口,重新审视中国近代学制的形成背景、政策走向与文化驱动力,从而在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脉络中获得更深刻的整体性认识。

1、史料内容的结构与特征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第2辑 上》在内容布局上延续了第一辑的编排逻辑,以时间为基本线索,以制度变迁为主轴。书中系统收录了自清末新政至民国初期的重要教育法令,包括学堂章程、师范制度规定、官立学校设置条例等,内容覆盖面广且具有高度代表性。由于这些史料均来自教育部、学部或地方政府的正式文件,因此其真实性与权威性毋庸置疑。

这一辑史料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制度连续性”的呈现方式。编纂者并未将不同年份、不同阶段的教育文件简单罗列,而是通过适度的归类与编排,使读者能够清晰看到制度修改、补充及替代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学制改革的重要年份(如1904年、1912年),本书完整呈现多份彼此配套的法令,使制度逻辑得以完整展开。

此外,本书的史料内容还体现出显著的“过渡性”特征。许多文件显示教育改革往往在折衷中推进:既要吸收西方教育制度,又需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实现本土化调适。这些史料为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制度细节,使人能够从中理解近代中国教育现代化并非突变,而是一场复杂的结构转型。

2、反映近代学制的变革轨迹

通过本书的史料可以观察到,中国近代学制的变革从最初的“引入西式教法”逐渐过渡到“制度体系化建构”。清末时期的学堂章程主要围绕取消科举制度后的教育替代方案,强调新式教育的基本框架;而进入民国以后,教育制度则更关注体系的完善,包括师范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普通教育的普及。

在制度层面,本书展示了学制结构从“初等—中等—高等”逐渐成形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出国家现代化需求与社会实践之间的互动。尤其在1912年以后,教育部发布大量学制调整文件,试图通过统一制度来解决地方执行不一致的问题,这也让读者得以理解当时教育行政的复杂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中的许多史料揭示学制改革在现实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如经费不足、师资短缺、城乡差异等问题。通过这些文件可以深刻体会制度设计者在宏大理想与现实条件之间所进行的反复博弈,更能理解许多改革为何未能彻底实施或需要多次修订。

3、史料编纂的学术价值与方法

朱有瓛主编的这一史料集在史学与教育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其学术价值首先体现在史料的“原始性与完整性”。编者尽可能保留文件原貌,包括原有措辞、条款结构和官方语气,让研究者能够在未经加工的文本中捕捉时代的真实声音。这种处理方式对教育制度史研究尤为重要,因为制度细节往往隐藏在文句之中。

其次,本书的编纂方法体现了明显的“学制史观”。编者不仅关注制度的表面条文,更关注制度的连续性、变革逻辑与实践背景。通过时间顺序排列加主题分组的方式,史料之间构成了自然连贯的体系,方便研究者建立整体性认识。这种方法同样有助于理解政策制定者思路的演进。

再次,本书将中央文件与地方教育条例并置,使研究者可以对比不同地区在制度执行上的差异。这种横向材料的加入,使学制史研究不再局限于官方意图,而能深入到制度运行层面,从而填补单纯从中央文件研究所无法覆盖的内容,极大拓宽了教育史研究的视野。

4、对教育史研究的影响与启示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第2辑 上》出版后对教育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在建立中国近代学制研究体系方面具有基础性地位。许多学者在研究近代教育制度时均以此书为主要参考文献,它提供的丰富条文使后来的制度分析更加精准,并推动了学制史成为教育史研究的重要分支。

本书还启示研究者关注教育制度背后的社会结构变化。通过阅读史料,可以看到教育政策受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观念更新等因素制约,从而引导学者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审视教育制度,而不仅仅停留在政策本身。

此外,本书强调“史料即研究基础”的理念也深刻影响后续教育史编纂工作。许多教育史著作开始更加注重史料发掘与整理,形成了以史料为中心、以制度分析为导向的新研究范式。这种范式在当代仍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数字化史料不断丰富的背景下。

总结:

总的来看,《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第2辑 上》不仅是研究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基础文献,也是理解近代国家建设与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历史窗口。书中大量原始史料构成了展示制度变革轨迹的第一手材料,使我们能够更真实地理解教育改革背后的政策考量与历史情境。

通过从史料内容、学制演变、编纂方法到学术影响四个角度的分析,可以看出该书在教育史研究中的不可替代性。它不仅积累了制度史研究不可或缺的材料资源,更启发了研究者在方法论上的深化,使我们能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理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逻辑。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请需要什么资料,直接在对话框直接联系我,24小时在线,方便快捷
请需要什么资料,直接在对话框直接联系我,24小时在线,方便快捷
请需要什么资料,直接在对话框直接联系我,24小时在线,方便快捷
请需要什么资料,直接在对话框直接联系我,24小时在线,方便快捷
请需要什么资料,直接在对话框直接联系我,24小时在线,方便快捷
请需要什么资料,直接在对话框直接联系我,24小时在线,方便快捷
图片2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县志下载县志下载
上一篇 2025年11月17日 下午12:41
下一篇 2025年11月17日 下午12:44
易学资料

对占星塔罗感兴趣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 黄冈浠水潘氏族谱[36卷] (潘氏族谱 三十六卷[19]1104–1874 – 家谱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湖北黄冈浠水潘氏宗谱[36卷]【潘氏宗谱 三十六卷[19]1104–1874黄冈浠水潘氏族谱[36卷] (潘氏族谱 三十六卷[1…

    2025年10月31日
  • 【吴氏宗谱】不分卷(湖州家谱)_N6408.pdf – 家谱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吴氏宗谱】不分卷(湖州家谱)_N6408.pdf :吴氏宗谱)合卷(湖州家谱)_C6408,(吴氏宗谱)六十八卷_首四卷 (江…

    2025年2月4日
  • 易学资料

    对占星塔罗感兴趣关注公众号

  • 金陵全书 甲编·方志类(23册)pdf电子版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文件大小:3.89 GB文件格式:pdf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文件内容:金陵全书 甲编 方志类 专志 金陵梵刹志 一_141616…

    2025年11月6日
  • 伤寒论十四讲.pdf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伤寒论十四讲.pdf 伤寒论十四讲_图P1《伤寒论十四讲_page2伤寒论十四讲_page3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十四讲.pdf 伤…

    2025年10月10日
  • 饮冰室文集 26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饮冰室文集 26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哲学宗教 作 者:(民国)梁启超撰 出 版 社:上海:中华书局 出版年份:1926 IS…

    2025年2月26日
会员介绍看上网站的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