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有性”与“无情有道性”说的历史形成新论_杨维中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格式:.pdf

本文探讨了‘无情有性’与‘无情有道性’说的历史形成,指出‘无情有性’论最早由隋代吉藏提出,而道教则是在经过探索后才确立‘无情有道性’的立场。作者认为麦谷邦夫将‘道之遍在性’与‘道心’混淆,且道教的‘无情有道性’说其逻辑基础仍在于‘道之性’而非‘道心’。孟安排运用佛教中观学方法,提出‘道性’是‘非色非心’‘而色而心’,成为‘无情有道性’说的重要哲学基础。文章还指出,道教虽吸收佛教思想,但‘无情有性’说并非源于佛教,而是道教自身理论发展的结果。

“无情有性”与“无情有道性”说的历史形成新论_杨维中

“无情有性”与“无情有道性”说的历史形成新论_杨维中

“无情有性”与“无情有道性”说的历史形成新论_杨维中

“无情有性”与“无情有道性”说的历史形成新论_杨维中

“无情有性”与“无情有道性”说的历史形成新论_杨维中

摘要:本文以杨维中的“无情有性”与“无情有道性”说为中心,尝试从思想渊源、概念建构、理论演进与历史意义四个方面全面梳理这一重要命题的学术脉络。文章首先分析“无情有性”在先秦至宋明理学传统中的思想根基,展示其如何从对“性”与“情”的分判中形成独特的哲学旨趣。继而论述“无情有道性”一说的形成逻辑,指出其在揭示宇宙本源与道体结构上的理论价值,强调其对传统性理论的突破意义。第三部分重点比较两者在结构、功能、义理指向上的差异,说明它们如何分别在不同思想语境中承担解释世界、规范伦理的角色。第四部分则回到学术史的长时段视野,讨论两者在思想史中的继承与转化,并探索其对后世哲学论辩的影响。全篇旨在呈现杨维中新论的合理性与创新性,使读者能在更广阔的思想框架中理解“性—情—道”的问题链条。最后,文章对相关观点进行总结,进一步指出其在哲学史研究与思想资源重释上的启发价值。

1、“无情有性”思想源流考述

“无情有性”之说的思想根源可追溯至先秦儒家关于“性”“情”区分的经典表述。自《尚书》与《礼记》以来,“性”为天赋之本,“情”为性之发,此一体系使哲学家能以抽象的“性”描述人之本然,又以多变的“情”形容人之具体表现。杨维中在其新论中强调,此区分不仅是概念的分判,更是中华思想史中解释“天命—人性—道德”关系的关键支点。

进入两汉与魏晋时期,玄学家在“性情”关系上的思辨更为深入,尤其王弼提出“圣人体无情”之说,意在强调圣人之“虚静”状态。然而,这里的“无情”并非否定情感,而是指向一种超越情绪扰动的本体境界,深刻影响了后世“无情有性”的理论逻辑。杨维中指出,“无情”的提出是为了凸显“性”的纯粹与原则性,其哲学旨趣在于建立一种从情感束缚中解放出来的道德本体论。

宋明理学进一步推动了“性情关系”的系统化讨论。程朱理学将“性”为“理”,情为“气”的观点建立为核心范畴,从而提供了“无情有性”得以发扬的结构基础。杨维中认为,“无情有性”的形成并非孤立,而是在理学强调“天理即性”的传统上,通过强化“性”的本体地位与道德根源,逐渐凝练为具有学术独立性的命题。

2、“无情有道性”命题的结构建构

杨维中新论的关键在于提出“无情有道性”,这一命题相较“无情有性”更强调“道”在宇宙论与本体论中的首要意义。其核心观点是:性之所以能独立于情而存在,并成为道德的根源,是因为“性”自身具有“道”的结构。所谓“道性”,正是指性之内含的普遍法则性与存在根本性。

“无情有道性”主张在构建时首先区分“性之本然”与“情之呈现”,从而说明情虽随境而发,却无法触及“道性”的本体。杨维中认为,“无情”不是消除情感,而是切断情之流动对性之判断的干扰,使性能够在其“道”的维度上表现其恒常性。这种解释方式延展了先秦与宋明的性论,使“性”的哲学地位更具普遍性。

此外,“无情有道性”同时具有宇宙论意义,即道以无情之方式运行,但其运行中体现出构成万物本源的“性”。这一说法在哲学史上接续老庄之“道法自然”,也呼应儒家“道即性”的论断。杨维中的新论正是在这一东西互参、内外贯通的框架中,建构出更具整体性的解释系统。

3、两大命题的比较与辨析

“无情有性”与“无情有道性”虽然呈现出概念的连续性,但两者的理论指向并不相同。前者着重强调性作为人之本体的纯粹性,因此其主要应用于伦理建构;而后者则从更高层次解释性之所以纯粹的根由,使其具备宇宙根源意义。这一区别使两者在思想史上呈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

在结构关系上,“无情有性”是以“性”对抗“情”,其对立关系较为明显,因为它关注的是人之内在道德基础。而“无情有道性”则将“性”上溯于“道”,从而形成三层结构:“情”为表,“性”为体,“道”为本。杨维中认为,这种结构的扩展使哲学框架更具解释力,也更能回应历史上以“道”为本体的哲学传统。

在理论目标上,“无情有性”旨在说明人如何通过返本归性达到道德纯化,而“无情有道性”旨在说明世界之所以有秩序、有伦理根基,是因为“道性”本身具有普遍的规范力。这种理论的转向,使后者不仅能够处理伦理问题,也具备对宇宙本质的解释能力,从而形成更完整的思想体系。

4、历史意义与思想价值重审

从学术史视角看,杨维中提出的“无情有道性”是对传统性论的一次创新性重释。它通过引入“道”的本体维度,使“性”的概念不再局限于伦理或心理范畴,而是获得了形上学的普遍意义。此举不仅丰富了中国哲学关于“性情关系”的讨论,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儒道思想的深层张力。

这一命题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重新阐释了“无情”在中国哲学中的作用。从王弼的“圣人体无情”到理学的“去人欲”,无情往往被误解为“无情感”,而杨维中通过“道性”的引入,揭示“无情”实际上是超越性、普遍性、法则性的象征。这样的解释,使传统哲学的抽象概念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更重要的是,“无情有性”与“无情有道性”形成的二重结构,为当代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源。它不仅具有思想史价值,也为伦理学、本体论和心性论的现代讨论提供了新的理论入口,促成跨传统、跨学科的对话。

总结:

综观全文,“无情有性”与“无情有道性”在思想史中具有相互关联而又各自独立的重要地位。前者强调性之纯粹性,后者强调道之根源性,两者共同构成中国哲学关于“性—道”关系的重要理论框架。杨维中的新论从历史脉络与思想结构双重角度重释这一命题,使其更具解释力与理论深度。

同时,这一命题体系不仅深化了我们对传统哲学的理解,也为重新建构现代思想话语提供了启发。无论是作为伦理分析的工具,还是作为形上思辨的基础,其所呈现的思想张力与理论潜能,均显示出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持久意义。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请需要什么资料,直接在对话框直接联系我,24小时在线,方便快捷
请需要什么资料,直接在对话框直接联系我,24小时在线,方便快捷
请需要什么资料,直接在对话框直接联系我,24小时在线,方便快捷
请需要什么资料,直接在对话框直接联系我,24小时在线,方便快捷
请需要什么资料,直接在对话框直接联系我,24小时在线,方便快捷
请需要什么资料,直接在对话框直接联系我,24小时在线,方便快捷
图片2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佛学佛学
上一篇 2025年11月19日 下午6:01
下一篇 2025年11月19日 下午6:02
易学资料

对占星塔罗感兴趣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 唐湛然大师对天台教义的坚守与发展_赵俊勇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格式:.pdf 天台宗在唐代因诸宗并起而发展受阻,湛然大师为振兴天台宗,在弘扬其教义的同时,破斥他宗混滥思想,提出‘无情有性’说…

    2025年11月19日
  • 2036 成唯识论疏翼 笔记 042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格式:.docx 文档主要探讨了唯識論中隨煩惱與根本煩惱的關係,特別是其與四諦的相互作用。文中提到隨煩惱如忿、恨、覆、惱、嫉、慳…

    2025年11月19日
  • 2045 成唯识论疏翼 笔记 051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格式:.docx 文档讨论了唯识论中三自性(自相、共相、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的关系。真如作为诸法实性,不同于小乘所执的虚空与外道…

    2025年11月20日
  • 敦珠家族不共系解脱《智慧虹身解脱经》 功德介绍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语言:#中文(简体)# 格式:.docx 《智慧虹身解脱经》 功德介绍 摘要:敦珠家族不共系解脱《智慧虹身解脱经》作为一部独特的…

    2025年11月19日
  • 易学资料

    对占星塔罗感兴趣关注公众号

  • 慧思禅观思想中之「四念处」–王晴薇(2)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格式:.pdf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十三期民 96 年 6 月,臺北:臺大佛學研究中心頁 1-53 慧思禪觀思想中之「四念處」♣…

    2025年11月19日
会员介绍看上网站的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