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吴县志 一百十二卷_姜顺蛟、叶长扬修撰施谦纂修乾隆10年_PDF电子版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地区:江苏省苏州市地方志
书名:《乾隆吴县志》
卷数:一百十二卷首一卷
作者:姜顺蛟、叶长扬(修撰),施谦(纂修)
版本:清乾隆10年(1745)刻本
史部:方志类
格式:高清PDF电子版影印本下载
类型:中国稀缺古代古籍善本地方志史志县志PDF下载
大小:186+127MB
页码:618+448页
《乾隆吴县志》是江苏省苏州市地方志,共计一百十二卷首一卷。该书由清代的姜顺蛟、叶长扬负责修撰,施谦负责纂修。刻本版本为清乾隆10年(1745)的刻本。该地方志属于史部方志类,是中国稀缺的古代古籍善本之一。现提供高清PDF电子版影印本供下载,文件大小为186+127MB,页码为618+448页。
![]()
《乾隆吴县志》涵盖了吴县的建置、沿革、疆域、山、水、城池、乡都、市镇、桥梁、坊巷、户口、徭役、田赋、水利、古迹、物产、风俗、祥异、吴世家、封爵、氏族、官署、学宫、书院、义学、仓庾、邮铺、驿站、职官、宦绩、师儒、兵防、弭变、选举、武科、封荫、人物、坛壝、祠庙、第宅、园林、冢墓、僧坊、道观、杂记、艺文等内容。每卷前皆有立类论述,立目内容涵盖了各个领域,其中《氏族》卷记录了78个姓氏的“显荣”经过,为氏族学研究提供了资料。卷31《义学》后附有《义学规条》,可作为研究古代教育的重要资料。
· 乾隆吴县志 一百十二卷_姜顺蛟、叶长扬修撰施谦纂修乾隆10年_PDF电子版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乾隆吴县志 一百十二卷_姜顺蛟、叶长扬修撰施谦纂修乾隆10年_PDF电子版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乾隆吴县志》是清代乾隆年间对吴县(今苏州市)进行的地方志修纂工作,姜顺蛟、叶长扬等人主编,施谦担任纂修工作。该志书历时多年,最终形成一百十二卷,成书时间为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吴县志》不仅仅是地方历史文化的宝贵记录,还深入探讨了吴县的地理、风土人情、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展现了该地区的繁荣景象。本篇文章将从《乾隆吴县志》的历史背景、修纂过程、内容特色以及其文化价值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分析其在地方志学以及中国地方文化研究中的独特地位。
1、历史背景与修纂缘起
《乾隆吴县志》的修纂始于乾隆元年(1736年),当时乾隆帝为加强对地方的治理,推动了地方志的修编。吴县作为江南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乾隆帝十分重视这一地区的地方志工作。地方志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还能为朝廷提供地方治理的依据,因此,乾隆时期的地方志修编工作得到了政府的极大支持。
《乾隆吴县志》的修纂工作由吴县知县姜顺蛟主导,叶长扬协同工作,施谦负责纂修。这支团队的组成体现了政府对该项工作的重视与严谨。修纂人员不仅要求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还要对吴县的历史文化有深刻的了解。修志工作历时数年,期间经历了大量的资料搜集、考证和整理工作。
吴县的历史悠久,地理、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复杂且多样,修志人员在编纂过程中,不仅要依托现有的历史文献,还要与地方名士、学者广泛交流,确保史实的准确性与权威性。这样严谨的修志态度为后世留下了非常宝贵的历史文献。
2、修纂过程与编纂团队
《乾隆吴县志》的修纂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最初,吴县政府发布了修志的官方文告,征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民间传说,同时开始编撰初稿。姜顺蛟等人负责起草大纲,并在各个章节之间划定具体的编写框架。这些编写框架不仅要涵盖吴县的政治历史,还要涉及到经济、文化、风俗等多个领域。
在修纂过程中,叶长扬和施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叶长扬作为一位资深的学者,他不仅贡献了丰富的地方知识,还提出了许多关于修志的理论观点,确保了《乾隆吴县志》的学术性和系统性。而施谦作为主纂,承担了大量的校对和修订工作,确保了志书的准确性与权威性。他们的团队合作密切,修志工作中没有出现任何重大的偏差。
值得注意的是,《乾隆吴县志》的修纂并不仅仅依靠政府力量,还吸纳了大量地方学者和民间人士的参与。这种广泛的社会参与为志书的完成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多样的内容,使得《乾隆吴县志》不仅是一部官方记录,也是一个地方文化的集合体。
3、《乾隆吴县志》的内容特色
《乾隆吴县志》共分为一百十二卷,内容涵盖了地理、历史、风俗、人物、名胜、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是一部全方位、多角度的地方志。其最大的特色之一是详细记录了吴县的历史沿革。志书的历史部分从吴国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清代乾隆年间,囊括了吴县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
除了历史部分,《乾隆吴县志》还对吴县的地理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它不仅记录了各个自然地理特征,还对人文地理进行了细致描绘,尤其是对吴县周边的河流、山川、城市布局等进行了具体描述,为后人了解吴县的自然环境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另外,《乾隆吴县志》在风俗和人物方面的记载也非常丰富。吴县自古以来就是文人荟萃之地,许多历史人物和文化名人都出自此地。志书中不仅记录了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还对吴县的风俗、节庆、宗教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这些内容不仅展现了吴县的地域特色,也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4、《乾隆吴县志》的文化价值与影响
《乾隆吴县志》作为地方志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它的文化价值不可忽视。首先,它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是研究吴县乃至江南地区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的重要文献。无论是对吴县的自然环境,还是对吴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志书中的记载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其次,《乾隆吴县志》为后世地方志的修编提供了一个范本。它的编纂方法、结构安排以及内容分布等,成为了后期地方志修纂的重要参考。特别是它在修志过程中体现出的严谨态度和综合性研究方法,对中国地方志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乾隆吴县志》作为吴县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它的出版不仅是吴县地方文化的一次系统总结,也为江苏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文化认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今天,我们通过《乾隆吴县志》依然可以窥见那个时代吴县的风貌,感受到古人智慧与历史的厚重。
总结:
《乾隆吴县志》是清代乾隆时期一部具有重大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地方志。它不仅系统总结了吴县的历史文化,还提供了丰富的地理、社会和经济资料。通过对其修纂背景、过程、内容特色及文化价值的分析,可以看到《乾隆吴县志》在地方志学及中国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一部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地方志,《乾隆吴县志》不仅仅是对吴县过去的回顾,更为我们提供了对历史、文化与社会的深刻洞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